泉州八旬中山公園:去留之間見證歲月流轉(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0-10-25 10:40?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全國51家中山公園集體申遺,使得各地的“中山公園”一時間成為關注的熱點。泉州也有中山公園,她有著什么樣的“身世”?她經歷了什么變遷?與國內其他“兄弟”相比,她有什么特色?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昨日走訪了有關單位和人士。
變遷:
公園有過“曾用名”
泉州中山公園面臨中山路,北倚泉山門,南依威遠樓,與這些古色古香的景點一道,共同構成泉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獨特景觀。在很多泉州老人的印象里,她更多的叫法是“體育場”。
在泉州中山公園入口的石碑背面“公園簡介”上可看到,公園初建時間為1929年。據市園林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公園原址在唐朝時為州衙,明、清時為提督府。上世紀50年代,園內廣場被辟為足球場。此后,公園的體育場館功能進一步顯現。1957年公園建圍墻,1960年建燈光球場,1986年改為人民體育場。之后,“體育場”的印象在很多市民的記憶中定格。上世紀90年代,隨著僑鄉體育中心等體育場場館的建成,其體育場功能逐漸減弱。2000年,市委、市政府及鯉城區決定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修建性調整,并將其列為為民辦實事項目,將以往單一性質的體育公園,改變為集休閑、健身、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