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五個一工程”獎創作綜述
http://www.caoliu14.com?2010-07-28 11:12? ?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閩西是紅色革命搖籃之一。反映古田會議精神的電影《東方欲曉》正在籌拍,文藝類圖書《我和爺爺是戰友》則試圖思考當代青少年回到長征時期后的心靈轉變。閩西的革命精神是一個取之不盡的寶庫,在不同時期,以不同的方式,不斷讓人有新的感動。
取材于林覺民《與妻書》的閩劇《別妻書》、正在組織創作的廣播劇《林覺民——獻給辛亥革命100周年》,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黃花崗烈士之一——福州人林覺民,借他感人肺腑的篇章為辛亥革命100周年獻禮。
在創作生產具體環節上,我省也總結了一些成功的經驗。首先,積極構建專業指導平臺。聘請專家進行前期論證,對現有的作品進行篩選等,如音樂作品和廣播劇都請北京專家先篩選、排序,然后有針對性地加工幾個重點項目;戲劇創作則設立專門的輔導機構——福建省藝術指導委員會,與省文化廳劇目工作室專職指導我省的藝術創作;文藝類圖書方面,請省內最好的專家提意見,不斷修改書稿。其次,高度重視創作的基礎性工作。在創作生產的各個環節上反復打磨、精益求精,如影視劇、動漫和戲劇都狠抓劇本創作,在反復修改之后才進行二度創作,從以往過于依賴一度創作向提高二度創作水平努力。影視方面,積極邀請名家、名角加入;戲劇方面,重獎梅花獎演員,為導演、編劇、演員提供進修機會;文藝類圖書方面,請最好的編校人員編排校對,并進行全方位的包裝。第三,重視溝通交流和宣傳包裝。在作品創作前期,對選題、劇本創作、主創班子組建等方面不斷征求省內外特別是北京的專家、領導意見,吸收各方意見;在創作生產后期,通過在全國重要媒體上進行宣傳推介,在福建、北京召開研討會等方式,對重點作品進行有效包裝,達到集中宣傳的目的。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