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59年2月,《人民日報》社舉行大會歡送鄧拓去北京市委工作,鄧拓在講話結束時,念了自己寫的這首七律《留別人民日報諸同志》:“筆走龍蛇二十年,分明非夢亦非煙。文章滿紙書生累,風雨同舟戰友賢。屈指當知功與過,關心最是后爭先。平生贏得豪情在,舉國高潮望接天。”
●鄧拓(1912— 1966),原名鄧子健,閩侯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當代杰出的新聞工作者、政論家、歷史學家、詩人和雜文家。
1949年8月《人民日報》開始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出版。秋,鄧拓受命主持中共中央機關報,擔任人民日報總編輯,同時繼續兼任北京市委宣傳部長。鄧拓才思敏捷,長期的游擊辦報的環境又鍛煉了他,使他的社論寫得既快又好,在《人民日報》期間,鄧拓撰寫了許多重要社論。1958年8月鄧拓離開《人民日報》社,9月任中共北京市委書記處書記,后來兼任中共北京市委理論刊物《前線》主編。1961年3月19日他應《北京晚報》之約,以馬南的筆名在晚報副刊《五色土》上開辟《燕山夜話》專欄,到1962年9月2日結束共發稿153篇,受到讀者的歡迎,好評如潮。同年9月,他約吳晗、廖沫沙以吳南星的筆名寫作《三家村札記》,在《前線》刊登。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1966年4月16日,《北京日報》刊登關于《燕山夜話》和《三家村札記》的批判材料。不久,有“黨內才子”之稱的鄧拓被停止工作。 5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五·一六”通知》,“文革”爆發。5月18日凌晨鄧拓以生命維護革命者的尊嚴,憤然逝去,年僅54歲。
1979年7月,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北京市委決定為所謂“三家村反黨集團”冤案徹底平反,9月5 日,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隆重舉行鄧拓同志追悼會,追悼會的悼詞集中表達了黨和人民對鄧拓一生的公正評價。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