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紙織畫
http://www.caoliu14.com?2010-07-16 12:42? ?來源:海西文化信息網
我來說兩句
閩南山區的永春縣,有品種繁多的竹林,是古人制作各種器具的主要資源。民間竹編的啟示,文人與藝人合作,終于在唐朝出現了紙織畫的雛形。各種辭書、永春歷史、古詩等充分證實了紙織畫源于福建永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是永春民間獨特的手工藝品。分布于桃溪兩岸和蓬壺地區。
紙織畫是平面工藝畫,先在宣紙上畫好圖,用小刀裁成紙絲,與白紙絲手工編織,經裱褙后而成。內容有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是室內的裝飾品和饋贈禮品,品種規格多種多樣。代表作有《雙面雙貓》、《泉州十八景》,分別被福建省博物院和個體收藏家收藏。制作紙織畫必須有:繪畫、裁紙、編織、裱褙等所需的全套工具。
紙織畫是朦朧的藝術品,如隔簾賞月,霧中觀花,紗前看人,隱隱約約??梢哉{節人的視覺功能,會使人產生錯覺、重影的印象,讓觀賞者參與再創作,可喚起人們的藝術享受。
由于紙織畫的制作程序繁雜,受氣候的影響而難以掌握,以及“傳子不傳女”、“傳內不傳外”保守思想的制約,紙織畫發展緩慢,甚至幾度瀕臨失傳。元朝以前的文字記載不多,僅能從古詩詞中了解。明清時期有所發展,清朝是歷史的高峰,清末民初,又逐漸走下坡,僅存“章、王、李、黃”四個作坊,至新中國成立前,只剩下黃永源一家。黃永源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招徒培訓,傳承三十多人。獨一無二的永春紙織畫是當地獨特的民間技藝,在中國工藝中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其工藝源于盛唐,曾被稱為“中國的大家織”之一,工藝中材料工具、工藝流程均有獨到之處,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具有朦朧和諧之美,體現出光學視覺原理,拓展了中國繪畫藝術的空間。
![]() |
責任編輯:周靈鴻 |
相關新聞
- 2009-08-07永春紙織畫作入選第二屆中國“民間國寶”
- 2009-07-29永春紙織畫作入選第二屆中國“民間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