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亮點講述
安徽固鎮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
城墻上的未解之謎
講述人:賈慶元未解之謎一:開向城外的房門
在北城墻的城墻頂部,我們發現了一組東西向的排房。排房由5間相連的房屋和1間獨立的附屬性房屋組成,五連間房屋共長約16米。有意思的是,我們發現排房的門竟然是開向城墻外的,且門道只有50厘米寬。建在城墻頂的房子門向城外開,是一種臨時性建筑,還是一種特殊的居住形式?
未解之謎二:史前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我們在東城墻發現一處奇怪的現象:大汶口文化晚期城墻墻體出現明顯的斷裂錯位,錯位處可見寬約4毫米的裂痕,其兩側土層厚度對稱,完全相合。安徽省地震局的專家多次到現場考察并取樣分析,認為可能是一次發生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強烈地震活動留下的跡象。這次強烈地震與該城的興衰有關聯嗎?
陜西西漢帝陵考古調查及發掘
“周王陵”竟是戰國墓
講述人:焦南峰
西漢帝陵考古工作已完成了漢武帝茂陵、“周陵”、漢平帝康陵、漢元帝渭陵的考古調查與勘探。其中“周陵”位于今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鎮北,相傳是周代某位諸侯的陵墓。為了徹底搞清楚“周陵”的時代及其與西漢帝陵的關系,我們對其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探明了“周陵”的內、外陵園和墓葬形制,并發現了6處建筑遺址、27座外藏坑、161座陪葬墓。根據本次勘探資料來看,所謂“周陵”應為戰國時期的一處秦公陵園。
河北曲陽澗磁村定窯遺址
御用瓷窯也燒民品
講述人:秦大樹
在這個遺址出土了一批代表定窯各時期貢御情況的重要遺物。如五代、宋初地層中的“官”字款器物,北宋地層中的帶“尚食局”“喬位”款、裝飾龍紋的器物,其中還有一些仿古代青銅禮器造型的器物和精美的瓷塑;金代地層中的“尚食局”“東宮”款碗盤等,為我們研究定窯貢御瓷器的特征及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生產這種貢御器物的地點在定窯遺址分布較普遍,但即使在集中出土這些官用器物的地點,也還同時生產胎釉粗劣、制作草率的另一類產品,比例可達1/3左右。由此可推測,在這里似乎是許多窯戶共同承造官用的精致產品,同時也從事普通民用的商品瓷器生產,這與其他窯址發現的貢御體制有一定的差別。(本報記者李韻整理)
?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 2010-06-12倉山區舉辦2010年第五個“文化遺產日”宣傳活動
- 2010-06-12李長春:保護發展文化遺產 建設共有精神家園
- 2010-06-11福建省文化廳關于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候選名單的公示
- 2010-06-10文化遺產日福建好戲連臺 各類文化場所免費開放
- 2010-06-09八旬老翁十次高考 方寸中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