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天津的《直報》上發表了一系列言辭激烈的文章,矛頭直指封建專制制度。文章指出,國君都是竊國大盜。譚嗣同看到這些文章后大贊“好極!好極!”并且肯定這一定是嚴復的大作。
緊接著,嚴復開始了他翻譯西方民主思想名著的工作,他翻譯的第一本書就是赫胥黎的《天演論》。嚴復并不是機械地直譯原著,而常將自己的思想融入筆端。在翻譯《天演論》中,嚴復用“物競天擇”、“優勝劣敗”的規律來解釋人類社會,盡管這種方法不一定對,但“物競天擇”卻給每一個懷有抱國之志的有識青年敲響了警鐘。自《天演論》譯文本問世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成為晚清時期知識分子的口頭禪。
1900年后,嚴復脫離海軍界,過上了飄泊游歷的生活,到了很多國家,換了許多工作,但翻譯卻是他從未放棄的事業。在他的筆端下,西方資產階級稱譽的優秀著作,基本上都由他介紹到了中國。亞當?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爾的《群學肄言》,穆勒的《群已權界論》和《名學》。孟德斯鳩的《德意》,耶芳斯的《名學淺流》,甄克斯的《社會通詮》,赫胥黎的《天演論》被稱為嚴譯八大名著。
嚴復為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提供了理論武器,滿足了當時中國人尋找趔,振興祖國的迫切要求,他打開了知識分子的眼界,用時人熟悉的筆調介紹了西方近代的思想。使人們知道世界上還有外國的“孔孟”。梁啟超說:“西洋留學生與本國思想界發生影響者,(嚴)復其首也?!辈淘喔阉茷橹袊榻B西洋哲學的第一人。
在中國近代的知識分子中,幾乎都讀過嚴復譯的書。1912年,毛澤東同志在湖南省立圖書館自學時,讀的書主要是嚴復翻譯的《原實》、《德意》、《名學》、《群學肄言》、《天演論》等著作。梁啟超的老師康有為曾評價這位中國啟蒙主義思想家說:“眼中未見此等人?!倍斞竸t贊譽他為:“19世紀末最敏感的人。”(文明風綜合)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 2010-05-11“名人故里”之爭何時休 搶奪“名人”傷了誰
- 2010-04-26名人"自白"也不可盡信 戰爭電影需重塑公共記憶
- 2010-04-26名人“自白”也不可盡信
- 2010-04-21溫總理的讀書“三字經” 閑時爭名人,忙來毀故里
- 2010-04-21閑時爭名人,忙來毀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