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倉山觀井路"觀音井"重見天日
http://www.caoliu14.com?2010-06-02 08:17?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帶著對過往的好奇,我們在倉山博物館翻閱了《藤山志》。在這本福州地方志中,關(guān)于觀音井則溯源到了清朝。據(jù)記載,這里在古代多是渡船停泊的江岸,清康熙年間才有民居,漸成市集。清道、咸以后,海禁大開,才成了商埠。當年這里有觀音亭,亭前的古井因而得名觀音井,這也正是觀井路的名字由來。
在民間,還流傳著觀音井的一個有趣典故——拆觀音堂蓋五帝廟,暗喻“把善的趕走,反祀惡的”,寓意著欺善怕惡。
在倉山博物館,我們看到了觀音井的井口,上面寫著“古跡觀音井”幾個大字,字體已經(jīng)很近代,落款是民國元年。倉山博物館的館長潘越介紹,到了道光咸豐以后,才有觀音亭和觀音井的歷史記載,具體修建年代現(xiàn)在還不能肯定,如果觀音井存在確有千年,會建議有關(guān)部門保存觀音井原址,盡量滿足這些老居民對老房子一帶風景的思念和保護古物的良好愿望。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