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海峽導報5月24日訊(本網記者 黃智敏)自2006年以來,一年一度的集美海峽兩岸龍舟賽,在海內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從地方賽事升格為國家級賽事,已成為廈門的一張新名片。下面,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集美龍舟賽和五年來重振龍舟賽事的歷史。
早在明清年間,廈門就有了賽龍舟的記載。賽龍舟也是陳嘉庚先生大力倡導的體育運動,上世紀50年代初,他回國并定居集美后,就組織了數屆龍舟賽,還親自主持建設了集美龍舟池,作為龍舟比賽的專用場地。
改革開放后,因十年動亂而停擺的龍舟賽恢復舉辦。1985年主辦單位設立了“嘉庚杯”流動獎杯,十年后又取陳嘉庚先生之弟陳敬賢先生之名增設了“敬賢杯”,以此來紀念兩位愛國教育家,這兩個獎項也沿革至今。
但由于龍舟池出現污染等原因,上世紀80年代以來的賽事斷斷續續。直到2005年,龍舟池完成了清淤整治,才為重新舉辦龍舟賽創造了條件。
2006年5月28日,“嘉庚杯”、“敬賢杯”海峽兩岸龍舟賽在龍舟池開幕,來自臺灣、金門以及福建各地的51支代表隊參賽。集美區也正式宣布,今后的每一年端午都將舉辦海峽兩岸龍舟賽。
2007年6月16日,第二屆龍舟賽開幕,這屆的比賽規模更大,層次更高,參賽隊伍共有61支,其中臺灣方面的隊伍達到9支,以及廈門臺商代表隊、廈大臺生代表隊和臺資飛鵬企業代表隊。
2008年5月24日,第三屆龍舟賽開幕。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從這一屆開始,集美龍舟賽列入國家體育總局賽歷,賽事規格進一步提高,共有來自大陸、臺灣、馬來西亞、荷蘭等65支龍舟隊參賽,包括8支臺灣代表隊,其中臺北2支、金門5支、廈門臺商代表隊1支。
2009年5月23日,第四屆龍舟賽開鑼。這一屆比賽的參賽隊伍繼續增加,來自海峽兩岸以及美國、馬來西亞的70支代表隊加入角逐,其中臺灣地區更是創紀錄地派出13支龍舟代表隊。為進一步規范賽制,組委會對賽制進行了改革,直道競速從600米改為500米,環繞賽從3500米改為3000米。
今年,集美的龍舟賽事已進入第五個年頭。本屆比賽的規模再創歷屆之最,共有來自海峽兩岸及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78支隊伍參加比賽,其中臺灣方面有11隊參賽。
![]() |
責任編輯:陳楠 |
- 2010-05-06兩岸龍舟賽月底集美競渡 獎金比上屆多10萬元
- 2009-06-2953條龍舟競渡華江 6萬人擺長龍觀看助陣
- 2009-06-01龍舟競渡龍津河,熱熱鬧鬧過端午
- 2009-06-01劃龍舟、獻愛心,永泰這樣過端午
- 2009-05-30曾經劃過龍舟 現在已經成了臭水溝
- 2009-05-29泰寧縣:龍舟競渡過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