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20日電 福建獨有的祖地文化特色,成為連接閩臺兩地民眾感情的文化紐帶。隨著兩岸文化交流的持續升溫,海峽兩岸文化產業界開始攜手打造文化產業鏈,共同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繁榮。如今,文化產業對接已經成為閩臺合作的新亮點。
從“文化往來”到“共同打造文化產業鏈”
福建對臺交流具有“文緣”優勢,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是閩臺民眾的共同“精神財富”。“臺灣文化是閩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臺灣民眾的生活習慣、信仰是閩南文化的延伸。臺灣文化既延續了閩南文化的精神,又推陳出新。”
2005年福建省政府公布的10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有40多項與臺灣密切相關,許多在臺灣廣為流傳。歌仔戲既是福建的五大地方劇種之一,也是臺灣的主要地方劇種;閩南一帶盛行的梨園戲,在臺灣也有熱心的觀眾;木偶雕刻、閩南歌謠、南音、媽祖信仰無不承載著兩地共同的文化訴求。
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文化基礎,閩臺文化交流往來頻繁。林豐正率團參加了今年2月27日至3月1日在泉州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閩南文化節。文化節有來自臺灣的南音社團、歌仔戲劇團、南少林武術團、專家學者等300多人參加。
閩臺兩地文化演出市場紅火,各類演出團體頻繁“登臺”,臺灣表演機構也接踵赴閩帶來各類節目。記者從福建省文化廳獲悉,2009年福建辦理閩臺文化交流項目37批、3602人次(不含營業性交流演出項目),其中赴臺28批1035人次;來閩9批2567人次,交流人次同比增加50%。
一年前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提出:“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建立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合作中心。”這為閩臺文化產業合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從“文化往來”到“共同打造文化產業鏈”,閩臺文化交流再次向前邁了一步。(記者 孟昭麗 來源:新華社)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 2010-05-13石獅將辦第四屆閩臺對渡文化暨蚶江海上潑水節
- 2010-05-13閩臺旅游打造“海峽旅游圈” 福州漸成旅游目的地
- 2010-05-10黃小晶會見連戰:充分體會到閩臺親緣無法割斷
- 2010-04-22福建館“海峽味”十足 閩臺百年電纜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