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沉睡”時間至少300年
經有關專家初步鑒定,該古香樟木至少在地下“沉睡”了300年。
“附近的村莊約有200多年歷史,而這根古香樟木在這泥土里浸泡的時間相當長,至少有300年了,甚至更久。”泉州海交館考古部工作人員劉志成告訴記者,工人們發現的第一天,他和有關專家就聞訊趕到現場,并在附近認真尋找,但找不到瓷片等任何有古人生活過的遺跡,這說明以前這里的確是片農田。
同時,劉志成先生還指出,這里被開發成農田前有可能是一片森林,人煙比較稀少。
當地村民:曾想拉去賣個大價錢
“挖出來之后,曾有兩三位雕刻師和附近一些村民打起了古香樟木的主意。”據站前大道工地負責人介紹,一些當地村民曾想拉到外面去賣大價錢,也有一些當地的雕刻師到工地察看,并且出價數萬元,要買走這根古香樟木。
后來,站前大道工地方面還是把它贈送給了南少林寺雕佛像。
說到為什么要送給南少林寺做成大佛像,該工地負責人表示,因為泉州自古是佛國,樟木又是最好的雕刻佛像材料,雕成佛像讓世人供奉,是這根古香樟木的最好歸宿。
南少林寺:將雕成“地藏王”佛像
“在地下300多年了,我們打算把它雕成 ‘地藏王’大佛像。”釋常定方丈在古香樟木運上車后對記者說,南少林寺非常喜愛這一古香樟木,所以昨日他親自帶人來運古香樟木。
“這根古香樟木跟佛太有緣了,我們打算請國家知名的雕刻大師前來雕刻。”泉州南少林寺阿鴻師傅告訴記者,他們把古香樟木運回南少林寺后,將向社會各界人士征求意見,根據古香樟木的特征進行雕刻。他表示,這根古香樟木雕成佛像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一是樟木防腐功能好,是雕刻佛像的首選材料;二是這根古香樟木的體積正好適合雕一尊大佛像;三是這根古香樟木已經在地下浸水,雕成像后,不會變形、開裂。又因它在地下至少有300年歷史,雕成“地藏王”大佛像正好切合主題。(記者 郭冰德 來源:《海峽導報》)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 2008-01-24漳浦:蔡新故居出土千年古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