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地游客來福州,作為城市文化名片之一的三坊七巷不能不去,這些游客中有不少來自臺灣,如今修復一新的三坊七巷南后街上臺灣美食特產商鋪接連涌現便呼應了這股臺灣游客的熱潮。臺灣游客為何特別鐘情三坊七巷?這與該地涉臺文物眾多不無關系。據了解,大陸首批啟動的15個涉臺文物保護工程項目中就包括“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三坊七巷內的九個國家級文保單位全部是涉臺文物。如衣錦坊水榭戲臺、文儒坊陳承裘故居、楊橋路林覺民烈士故居、黃巷小黃樓等,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宮巷26號沈葆楨故居。
??? 沈葆楨是清朝末期中國洋務派運動的扛鼎主將,曾任奉命巡視臺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后調任兩江總督兼辦南洋海軍事宜。他幾次巡臺勘察,興建臺南的億載金城和臺灣最南端的恒春城,開山撫番,建設蘇花公路前身、新中橫公路前身、南回公路前身和八通關古道等,并且廢除渡臺禁令,鼓勵民眾到臺灣開墾,促成臺灣政治經濟中心由南部向北部轉移,為臺灣的建設發展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 臺灣人民非常尊重和愛戴這位從福州三坊七巷走出的清官廉吏,至今仍以各種方式紀念他。走進臺北市政府大門,挑高十幾米的大廳便被命名為“沈葆楨廳”,沈葆楨廳墻上掛有“沈葆楨生平介紹”、“沈葆楨對臺重要功績”等圖文資料,這里是臺北民眾舉辦重要活動和日常休憩的理想場所。位于臺南附近的億載金城是由沈葆楨督建的臺灣島第一座西式炮臺,城外作拱形,外題“億載金城”,內題“萬流砥柱”,皆為沈葆禎的手筆,城門右邊的紀念碑上記載著億載金城的建筑歷史,還立有沈葆楨的紀念銅像。可以說,自清以降,沈葆楨的偉名及功績在臺灣島家喻戶曉,臺灣游客追慕先賢,他們來到福州后都很想去三坊七巷宮巷26號沈葆楨故居參觀,仍住在故居的沈葆楨第五代孫媳葉碧嵐遞給記者一疊厚厚名片說:“每天都有一撥撥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敲門請求進去看看,這些名片都是他們留下的,其中不少是臺灣游客……”但游客們留下名片的同時,也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遺憾。
![]() |
責任編輯:葉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