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風 根植于鄉土的光澤三角戲

三角戲演員在排練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2日訊(本網記者 王建成 文/圖)
在閩北光澤縣鄉村,數百年來流行著一種傳統的地方小戲——三角戲。三角戲以其貼近生活、內容樸實、詼諧有趣,一直深受當地農民的歡迎。
光澤三角戲,是清中葉脫于江西采茶戲等的一種地方小戲,距今約有300年的歷史。光澤三角戲因通常只是生、旦、丑或小生、花旦、青衣、花臉等三四個角色,再加上出臺戲路走向呈三角形,所以叫三角戲。又因常常是兩個角色互相對話對唱,所以又稱對子戲。
光澤三角戲表演內容大多是家中事,場地也可在家里的中堂或庭院,所以又叫家庭戲。表演程式做、念、唱、打都有,對話直白是用江西方言,唱詞用普通話和光澤本地方言,樸實親切,活潑自由。音樂唱腔上以采茶調和民間小調、山歌曲調為主,有通用曲牌和單用曲牌,曲調優美動聽,鄉土氣息濃郁。表現節奏上有緊板、快板、慢板、哭板、悲板,有的戲每段唱詞最后都重復一句。樂器中有鑼、鼓、鈸、笛子、嗩吶、二胡等,有一套鑼鼓經,過去一人掌握,現在有多人操弄。道具服裝簡單,裙、衫、襖等,生角常手執扇,旦角手揮帕,丑角手拿煙桿,表演神形兼備。動作程式也有講究,如亮相往往是過門鼓樂聲起,角色從側面上臺走三角到左右再回到正中,而女角是背臺亮相,丑角走矮樁步,旋轉、跳步、舞蹈都有一定的規律。演出節目有170多個,分大戲小戲,大戲要演四五個小時,小戲演幾十分鐘到一個多小時,內容大多是反映農民家庭日常生活,如愛情婚姻、家人之間的小事,教育人多行善,扶弱助困,勤勞致富,忠貞愛情等,一般都是喜劇、鬧劇,情節感人,語言逗趣,讓人發笑。角色中沒有官,都是小人物,如夫妻、兄弟姐妹、妯娌、小商販、財主、員外等,都是農家的瑣事,都與農民有關,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戲。
![]() |
責任編輯: 陶武 |
相關新聞
- 2009-11-19景德絕技小傳人
- 2009-11-18漳州木偶開場 博得滿堂彩
- 2009-11-18在傳承中創新的臺灣布袋木偶
- 2009-11-17兩岸佛教高僧福建太姥山下論禪茶
- 2009-11-17寧德市傳統工藝美術精品“爭艷”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