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奇葩盤柴槌 技藝精湛耀神州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2日訊(本網記者 莊嚴 通訊員 林新濤 歐招生 文/圖)

蘭大瑞在輔導學生學習盤柴槌
每到周末,在霞浦縣體育場上,總能看到一群少年迎著朝陽,揮動長達3米的木棍騰挪跳躍,一步三棍,或擊或掃、或砸或擋,個個生龍活虎,在力量、激情、技巧中變化出獨特技擊動作,引來眾多健身者駐足觀看。在掌聲和驚嘆聲中,這群少年酣暢淋漓的動作和朝陽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
“他們這是在練習畬族武術——盤柴槌。盤柴槌是畬族最為古老的傳統武術,至今有400多年歷史。”在一旁指導的盤柴槌第20代傳人蘭大瑞驕傲地說。據蘭大瑞介紹,盤柴槌為畬族先人雷烏龍首創,后經各代武術宗師傳承、發揚,再與其他武術門派研習、交流,加上自我創新,形成了這一具有畬族特色的傳統武術。今年,盤柴槌入選為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霞浦縣文化體育局局長高建告訴我們,盤柴槌又叫盤柴糙,漢語稱為棍術。盤柴槌是畬族在特定的區域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經過長期實踐發展積累演變形成的,它與民族的心理、氣質、經濟、文化、道德和社會發展有關,也與畬族的生存環境、節日慶典、風土民俗結合在一起。通過盤柴槌,可以更好地解讀畬族歷史和文化,了解畬族人民在歷史長河發展中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精神,同時,挖掘和保存它,不僅豐富了中華武術寶庫,豐富了中華體育,還可以推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對弘揚和發展畬族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
![]() |
責任編輯: 陶武 |
相關新聞
- 2009-12-01大型原生態畬族歌舞榕城上演
- 2009-11-26泉州南音樂團赴澳門 參加世界遺產旅博會
- 2009-11-26貼紅雙喜源于王安石
- 2009-11-26話劇《我的父母之鄉》在榕上演
- 2009-11-26北京京劇院在榕演出《趙氏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