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唉,小校,方才富人家說道,有夫不能依靠,有子不能奉親,這等看起來……”女藝人陳秀雨聲情并茂演唱的四平戲《白兔記》,讓每天來白水洋旅游的游客,在體驗親水樂趣的同時,也聆聽了來自遠古的樂音。
65歲的陳秀雨出生于屏南縣龍潭村,是“中國戲曲活化石”四平戲的主要傳承人之一。半個世紀以來,她的每一天幾乎都是在咿咿呀呀的戲曲中度過,哪怕是在沒戲演的日子里,在田間勞作、灶上忙碌中,她都會隨口唱上那么幾段。陳秀雨說:“這戲啊,已經滲進骨子里了。”
陳秀雨在村里念小學時,每天放學后,她總是同幾個小姑娘一路唱著歌兒回家。有一天,村里的老藝人叫住她們,問她們是否愿意學四平戲,女孩們個個默不作聲。
其實,陳秀雨從小就對四平戲特別著迷,每當有廟會,她總是搶先擠到戲臺子前癡迷地看著。陳秀雨說:“那時候,龍潭村學習四平戲,沿襲著傳男不傳女的習俗,村里戲班演戲時,即使是旦角,也都是由男性來扮演。家長們認為,從來沒有女孩子學戲的規矩。”傳統陋習,讓多少女孩子只能癡望戲臺,卻無緣這戲曲人生。所以,陳秀雨她們當時沒敢答應。盡管老藝人又給她們開出了在當時可謂極具誘惑力的條件:學四平戲的學員冬閑時可以不用上山砍柴掙工分,她們還是不敢應承。
“我是村里第一批學唱戲的女孩子。”陳秀雨還是趕上了好時代。新社會男女平等的觀念吹進了小山村,1958年,龍潭村的四平戲班開始招收女學員,陳秀雨和其他幾個女孩子最終成了龍潭村學習四平戲的首批女藝人。
教她們唱戲的師傅,是當時村里最有名的四平戲老藝人陳元雪、陳官瓦、陳官企。剛開始學藝的時候,師傅對陳秀雨說:“你的身子骨架適合演男角。”而今,除了小生,陳秀雨還會演旦角、丑角、末角等,是演四平戲的全才,她能演出20多種傳統劇目。
在演四平戲過程中,最令陳秀雨難忘的還是她第一次獨自登臺演出的場景。那時她才16歲,在《中三元之秦雪梅教子》中飾演秦雪梅之子。陳秀雨演得很投入,動情處,臺下的觀眾跟她一起掉眼淚。
“那個時候,我們演的四平戲在全地區都很有名,我學戲兩年就上臺當配角,每一年的正月整整一個月都在外演出,寧德、羅源、福安各地跑,大家都喜歡看我們的戲。”往日的輝煌,陳秀雨依然歷歷在目,“記得有一年,有兩個村子同時來請我們去唱戲,結果兩村人搶了起來,我們都還沒起床,裝行頭的戲箱已經被他們挑走了。”回憶起當年戲班受歡迎的情景,陳秀雨忍不住開心地大笑。
為了能讓四平戲在龍潭村更好地傳承下去,陳秀雨和另外兩位一同習藝的老人陳秀球、陳秀萍,學成后都沒離開過龍潭村,她們后來被譽為遠近聞名的四平戲“三秀”。現在,陳秀雨傳授了陳小蘭、徐秀玉、陳孝楠等20多名四平戲弟子,不少人已能獨自“挑大梁”,陳小蘭在屏南舉辦的全國四平戲研討會上演出的《沉香破洞》中的劉沉香,獲得專家們一致好評。
說到動情處,陳秀雨老人戴上老花鏡,拿出隨身攜帶的手抄劇本《沉香破洞》,清唱了其中一段戲文,聲音高亢婉轉,悅耳動聽。“這句臺詞寫錯了,”唱著唱著,陳秀雨突然停頓下來,原來是劇本中的一句臺詞被誤寫了。這些劇本,她早已爛熟于心。(張尚瑤)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