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閩侯宋代良地銀礦遺址
http://www.caoliu14.com?2009-08-12 16:01? ?來源:福建日報
我來說兩句
驚現宋代骨骸罐
村民陳榮明今年55歲,他10多歲時曾在山上峭壁上見到3個骨骸罐。“當時還是孩子,所以發現骨骸罐后,大伙兒都嚇跑了。此后,由于這個地方人跡罕至,所以已經無路可循。”陳榮明的話,立即引來大家的興趣。
山勢非常陡峭,大伙兒花了1個多小時終于找到這處峭壁。骨骸罐的位置在峭壁上,離地有五六米高,多虧了村民的幫忙,工作人員才爬上峭壁。峭壁里藏著兩個骨骸罐,“是宋代的骨骸罐!”王振鏞捧過骨骸罐后,興奮地大叫一聲。骨骸罐旁擺著磚、瓦,磚厚度達7厘米,瓦片厚1.4厘米,“這是宋代的東西,宋代骨骸罐旁常有這些東西。”王振鏞說。據現場測量,骨骸罐高25厘米,外直徑為11.5厘米,兩個骨骸罐都是宋代的制品。
按照良地村的陳姓族譜,陳氏家族是在明代隆慶年間遷入良地,所以這個宋代的骨骸罐基本上排除了是陳氏家族的可能,“是宋代礦工的骨骸罐,這個骨骸罐制作簡單,符合礦工的身份。”另外,根據陳氏家族的風俗,陳氏家族一般將先人安葬在水尾,而銀山位于水頭位置,所以工作人員推斷這是礦工的骨骸罐。
王振鏞告訴記者,發現這些實物可以與文史記載相佐證,良地是宋明兩代的大型銀礦場,“這里是宋明兩代重要的‘國有企業’,福建當時金、銀的采冶量居于全國前列,而銀則居第一。當然這里只是礦場,至于冶煉的地點,目前還不清楚,還有待于進一步考證。”(記者 王鳳山 通訊員 陳宗興 實習生 趙瓊)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