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之州完好回到人民手中
8月17日,福州西門,莊可庭還照常上街買菜。他回家告訴妻子,解放了!約半個月后,這位失業的校長就以舊機關留用人員的身份被新政府接管,準備繼續教書。當時福州公立學校的老師、校長一般都得到了留用,有些被解雇的老師也恢復了工作。
而就在那一天,中亭街,孫克儉等解放軍戰士唱起了紅色歌曲。嘹亮歌聲驅散了部分市民先前的焦慮。賣小吃的小販也出現在中亭街上。幾位婦人拎著茶水與聽不懂福州方言的解放軍戰士用手勢溝通:“食(喝)水么?”
當日下午三點前后,江希漢、李殿清、陳玉林等戰士在追敵至烏龍江后,又接到上級命令回師市區,駐防津泰路68號,擔負市區警備任務。當時津泰路掛了兩個大牌子,一個是警備司令部,另一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廿八軍司令部。
福州有福,完好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福州)市區完好無損,偽機構人員大部尚在,并準備我接收。”1949年,在給華東局的絕密報告中,曾任福建省委書記的張鼎丞也這樣說到。
解放福州后,解放軍繼續南下作戰,福州周邊的各縣城也陸續宣告解放。各地殲滅敵人的捷報頻傳。根據福建省檔案館收藏的《關于福州戰役勝利的意義,當前敵我情況的分析及準備漳廈戰役向華東局的報告》中介紹,福州戰役殲滅國民黨守軍約5萬多人,俘虜約3萬多人,我軍僅傷亡1500人左右。
福州解放
國民黨《中央日報》發號外
1949年8月17日這天,原國民黨《中央日報》(福州版)印發了“福州解放”的特大消息。這張免費贈送的號外上,標明以中央日報社全體員工的
名義發行,并用大字號排出“八閩首府歡呼解放,軍民情緒協調市內秩序井然”。
“福州天光了”!(方言,天亮之意)在一些地下黨成員的引導下,成群的市民喊著口號,涌上街頭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革命青年沖進《中央日報》社
在福州剛宣告解放的時刻,這份《中央日報》版的“解放號外”是怎么來的呢?
知情人翁臻培講述了那個故事。1949年8月17日,翁臻培與幾位共產黨地下情報站福建青年解放軍的成員沖進福州城內的國民黨《中央日報》社,責令其報紙停止出版、服從接管。下午,《中央日報》社(福州版)緊急發出“解放號外”,對福州解放進行了共598字的詳實報道,并免費贈送給讀者。
我們找到了《中央日報》號外的內容部分節選: 燦爛的晨曦,迎來偉大的人民解放軍長驅直下福州城。35萬市民以怨恨的目神,仰空看著全國性的戰犯、人民的叛逆,狼狽爬上機艙凌空逃命;他們又以歡欣鼓舞的神情,歡迎人民自己的隊伍浩蕩進城。當福州人民所渴望的英勇的戰士,跨動矯健的步武(伐),從北門、西門、井樓門英勇挺進市區,人民扶老攜幼同以罕有的笑容向他們招手,向他們歡呼!……”
紅色家庭用人民幣做買賣
正如這份號外上所說,不少市民是以熱情的態度來歡迎解放軍。現年75歲的高文秀先生,出生在一個紅色家庭,他就說起了8.17當天他們家喜迎解放軍的趣事。
福州解放那一天,擁護革命的高父叫高文秀把自家開的天山醬油門市部開門照常營業。“解放軍用人民幣來買東西,我們當時不太懂人民幣與銀元之間的兌換比率,但還是樂意用非常低廉的價格把貨物半賣半送給解放軍。”高文秀說,“那天門市部里的醬油、鹽等所有貨物都賣給解放軍了,全家人都很高興。”
“8月17日,家里的門都打開了,歡迎解放軍來家里住。有一個連的解放軍戰士住到了我家里。”高文秀說,“舊政權的鄉長看到這樣的情景還跑到我家里,把槍支都自動上繳,于是我父親又托人把槍支繳給了政府。”(記者 王進 黃欣達 呂誠 實習生 沈瑞芳 文/圖)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