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福州守軍長官
邊鼓吹“固若金湯”邊逃往臺灣
即便戰事節節敗退,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依然在鼓吹福州城防“固若金湯”的消息。8月16日那天,《中央日報》的新聞報道還煞有介事地說,福州綏靖公署主任朱紹良宣稱:“(解放軍)絕無力侵犯福州。”“朱主任以沉著之表情,表示對保衛福州有充分信心,希望大家保持鎮靜,不要自相驚擾。”
對于這樣的話,當年27歲的林森小學校長莊可庭一點也不相信,“雖然看不到解放軍的新聞報紙,但是我們普通老百姓心里很清楚,福州解放是早晚的事。”早在那一年的五月,他和學校的老師們已經無課可上。
為了控制城內局勢,國民黨當局在福州城區里實行戒嚴,各警察局、各地的區公所還在市內重要街巷區域設置了木柵門,盤查人員出入。老人們回憶說,當時居民之間實行“五戶聯保”,連打長途電話都要求一律說普通話,為的是所謂“防奸防諜”。
那么,在福州布防的國民黨軍,情況又如何,是否真的像《中央日報》上說的有充分信心呢?其實,一種悲觀消極的情緒在國民黨軍的部分中高級將領中彌散,他們沉溺于吃、喝、嫖、賭、玩、舞之中。
在福建省檔案館保存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戰役作戰命令》上,也曾明確談到“守敵兵員不足,糧、彈奇缺,缺乏信心。”
為了抓住殲敵的最佳機會,南下的解放軍作戰部隊正在與時間賽跑!
8月16日,解放軍已攻取了福州外圍,從望遠鏡內可以看到福州市區。莊老伯也說,市區內百姓可以聽見有炮聲從北面傳來。
兵敗如山倒。
那一天,朱紹良跑到二橋亭的阿煥鴨面店吃了面條后,和另一位軍政高官李延年一起坐飛機逃往臺灣。在逃跑之前,國民黨軍還不忘通過媒體發出一番煙幕彈式的虛假勝利消息。
8·17解放軍進城
國民黨警察站崗
當日凌晨,解放軍三面合圍福州,從北、西、東三面逼近市區。江希漢、李殿清、陳玉林,三位曾親歷福州戰役的解放軍老戰士描述了這樣的場面:
“那時的國民黨軍真不經打,槍一響,跑得比兔子還快。他們是四個輪子,苦了我們兩條腿,跟蹤追擊追了一整天,加上大半夜,追到甘蔗才追上敵人。”
老戰士孫克儉也說,他所在的部隊從新店一路下來,看見國民黨軍的服裝、裝備被胡亂丟棄在路上,足以想象國民黨軍望風而逃時的狼狽樣子。
國民黨軍還想往哪里鉆呢?他們從南臺的北峽兜、灣邊、洪塘等處搶渡烏龍江,想要往南逃。
朱紹良走了,在榕的“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樹倒猢猻散。中共福州地下黨黨員與一些進步人士策劃保全城市設施、歡迎解放軍進城,印刷《小火星》等各種進步刊物。當解放軍戰士路過鼓樓地區時,一些擁護共產黨的標語已經在那兒張貼出來了。連一些警察也被策反,準備上街維持秩序,被百姓戲稱為:“共產黨軍隊進城,國民黨警察站崗。”
孫克儉跟著部隊,沿著今日的八一七路一直往市區南端走。就在萬壽橋,他們卻遇到了一撮國民黨軍人的阻擊。這場戰斗,也是解放福州時市區內最激烈的一場戰斗!
關于這段戰斗的回憶,已成為親歷者們畢生永遠不能忘懷的回憶。當時第十兵團廿八軍八十二師二四五團三營副營長魏景利帶領戰士沖鋒,卻壯烈犧牲。解放軍戰士們高喊著“為副營長報仇”的口號,沖了上去,當場俘虜一名國民黨軍團長和一批士兵,并擊斃負隅頑抗的國民黨軍機槍射手等多人,成功奪下萬壽橋。國民黨軍想炸掉萬壽橋的陰謀也沒有得逞。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