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石碑上是康熙御書“在原至誼”
14歲遭山賊綁架一年,其伯父攻克匪巢將他救出,康熙御書“在原至誼”褒獎
一塊300年歷史的石碑重見天日,牽出一段少年李光地的驚險奇遇:14歲的他和家人遭土匪綁架并扣為人質長達一年,其伯父李日燝搗掉匪巢將他們解救出來。李光地62歲時,康熙在他講述了該傳奇經歷后,御書“在原至誼”四字賜給李日燝,以褒獎他和李光地父親“兄弟患難與共”。
古石碑成凳子
時隔300年,刻有“在原至誼”的石碑躺在了安溪湖頭李日燝舊居“問房大厝”的一個角落。日前,在李日燝后裔帶領下,記者見到了石碑及這四個大字。說起石碑能重見天日,還有一段曲折經過。
前不久,湖頭人李加添到一電器行購買空調,老板正是李日燝的后裔。他知道李加添是中學高級教師,對湖頭當地歷史文化頗有研究,于是提到,祖上留下的“問房大厝”有一塊石碑,上有“在原至誼”四字,還有一印記,據說是康熙的御書和御印,但不知為何意,后來,這塊石碑漸漸被遺忘,一度甚至成了人們休息的凳子。
李加添回家查閱《辭海》獲悉,“在原”意指兄弟患難與共,而湖頭鎮能得康熙御書的除了李光地還能有誰?該石碑為何出現在李日燝故居呢?李加添翻閱李光地年譜,發現在李光地62歲時,康熙御書了上述四字,但賜給的是李光地的伯父李日燝,這是怎么回事呢?他把這事告訴了安溪湖頭隴西李氏宗親理事會秘書長李和順和對當地文史有研究的宗親李玉成等人,大家一琢磨,認為里面肯定有故事。
身陷匪巢一年
翻閱由李光地孫子李清植編撰的《李光地年譜》,李加添終于發現了線索。原來,李光地少年曾遭土匪綁架,一家12口身陷匪巢一年多。其伯父李日燝在花錢贖人不成后,募集勇士搗毀匪穴,救出了李光地等人。康熙為此御書“在原至誼”四字予以褒獎。
話說清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李光地時年14歲。當時,山賊林日勝占山為王,四處打家劫舍。當年6月,為防匪犯,李光地父親帶著家人和弟弟西岡到山堡躲避。后來,一群山賊被西岡抓住,同伙懷恨在心,于一個夜晚洗劫了李光地一家藏身的山堡,將李家老老少少共12口抓走,只有李光地父親逃脫。山賊以李光地等為人質,索要錢財。李光地祖父在花掉所有錢財也沒有把他們贖出來,并因此憂郁而終。
李光地伯父李日燝聽到噩耗后,從外地趕回來奔喪。隨后,他找山賊林日勝贖人,林指著李光地說,這個孩子是個人才,你就不要在乎錢財了,快拿錢取人吧。
第二年(1656年)七月,李日燝花了很多錢,但山賊貪得無厭,李光地等人仍沒有得到釋放。李日燝于是招募鄉里的勇士,攻破了林日勝多個巢穴,終于救出李光地等12人。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