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游客除了可以欣賞到“五峰出嘉臘”的美麗傳說外,還可近距離接觸原汁原味的閩南民間婚俗。
背景資料——
據(jù)傳說,清代同安三大富人之一的德安堡主許尚官發(fā)財之后,很想交結(jié)一門官親,好依傍官勢,尋求蔭庇。事有湊巧,許尚官探聽到當(dāng)今縣太爺還有一位千金小姐,生得才貌雙全、性情嫻淑,至今尚未許配人家。于是,許尚官用錢鋪路,千方百計托人上門求親??h太爺雖貴為父母官,但對許尚官的名氣也早有耳聞,但小姐不肯答應(yīng),她嫌五峰山高壑深,有錢無處花,特別是沒有她愛吃的“嘉臘魚”。
許尚官聞訊后拍著胸脯說“怎么沒有!我有錢能通四海,只要結(jié)親,城里有什么,我家也有什么!”后來,他兒子果然娶上了這位縣太爺?shù)那Ы鹦〗?。過門后,為了守信,也為了更討好小姐,他在嘉臘魚上市季節(jié)前,派人到同安、金門沿海地域放“定金”,向當(dāng)?shù)貪O民預(yù)購嘉臘魚,約定嘉臘魚上市前一律先送五峰許尚官家,價錢由漁民自定,數(shù)量不限,但同時立下一條規(guī)矩:不能先賣給同安城里任何人。為了賣好價錢,漁民們爭相把第一次捕到得嘉臘魚專程送到五峰許家。于是,縣城里的達官貴人沒見到嘉臘魚,許尚官一家人卻已在山溝里品嘗到嘉臘魚的美味了。
恰好小姐要回城探親,許尚官順便把一擔(dān)嘉臘魚,連同山里特產(chǎn)一起捎給親家。小姐回到娘家后,家人及親戚朋友、鄰居都感到奇怪,驚問:“山高路遠的五峰山,怎么有海里的嘉臘魚?”小姐平日只知道梳妝打扮,哪里知道來由,就順口答道:“我哪里知道?可能是當(dāng)?shù)爻霎a(chǎn)的吧,我們天天吃,新鮮美味”縣官家人聽了,又驚又喜,為了炫耀,就大擺“五峰嘉臘筵”,宴請同僚、豪紳和親朋好友,讓大家嘗嘗鮮。眾宴客在嘉臘魚未上市前,先嘗到“五峰嘉臘”的美味,口感和海里產(chǎn)的一模一樣,都贊不絕口,拍手稱妙。從此,“五峰出嘉臘”的故事就傳開了,成為一句流行于同安的俚語,用來形容意外之事。(鄭則仁 )
責(zé)編:王超
![]() |
責(zé)任編輯: |
- 2009-06-25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