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山的作品也得到清宮廷的青睞。據(jù)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宮檔案記載,慈禧七十壽辰時,內(nèi)務府大臣慶寬進貢了張明山捏制的泥人八匣“孫夫人試劍”和“白蛇傳”。《白蛇傳》是民間神話傳說故事,最早見于《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作品選取了小青要殺許仙替白娘子出氣這一情節(jié),把小青的激憤、白娘子的愛恨交織和許仙的驚駭之態(tài)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構成了動人心弦的場面。
塑像是張明山的絕技。據(jù)《天津志略》記載,張明山看戲與朋友聊天時,袖里藏著泥暗中捏塑,一曲未終或談笑之間,即能觸手成像。張明山一生為許多人塑過像,徐悲鴻稱贊這些塑像比例精確,傳神微妙,是杰出的美術品。現(xiàn)在看他塑造的人物肖像“嚴振像”。嚴振,天津士紳,清末著名教育家,新學倡導者嚴范孫之父,張明山之至友。張明山把嚴振的學者風度和專心致志、靜坐讀書的神態(tài)刻畫得淋漓盡致。他的作品就是通過對細節(jié)的真實描繪,突出了特定環(huán)境中的人物性格。
把彩塑提高到新水平
泥人張第二代張玉亭是張明山第五子,他繼承了張明山的彩塑藝術事業(yè),改變了張明山的創(chuàng)作方法,把泥人創(chuàng)作分解為構思、塑坯、設色等程序,采用流水作業(yè)的方法,把泥人張彩塑藝術提高到—個新的水平。他的作品也是寫實的,但風格與他父親有所不同,善于從動態(tài)中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作品更加生動逼真,富有情趣。1915年,張玉亭的作品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被譽為出類拔萃之作,獲得名譽獎。
“看手串”這件作品,故事出自《紅樓夢》,表現(xiàn)的是賈寶玉看薛寶釵胳膊上的手串這樣一個簡單的情節(jié)。張玉亭把賈寶玉的欣喜、興奮,薛寶釵的害羞、靦腆,站在一旁的丫環(huán)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心情,刻畫得恰到好處。三個人之間這種復雜微妙的心理,構成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情節(jié),引人入勝。《紅樓夢》中襲人的形象是張玉亭代表作之一。作品塑造的襲人身穿淺藍色花襖,黑坎肩,儀態(tài)俊美,衣著色彩豐富華麗和諧,形象地刻畫出她的身份與性格。
張玉亭的創(chuàng)作視野非常開闊,許多作品都具有相當?shù)乃枷肷疃取!扮娯讣廾谩笔撬拇碜鳎〔挠诠糯耖g傳說,描繪的是鐘馗送親的場面,是張玉亭61歲時的作品。鐘馗是唐高祖時一位書生,他與同鄉(xiāng)好友杜平一同去長安趕考,途中誤入鬼窟。鐘馗被鬼戲弄,相貌變丑,因此考試落榜。他悲憤交集,自殺身亡,死后盡除天下鬼魅。后來杜平為他鳴冤,唐玄宗封他為鐘南山進士。鐘馗為感激杜平,把妹妹嫁給了杜平。張玉亭在鐘馗嫁妹故事的基礎上增添了二十多個小鬼,有敲鑼開道的,扛回避牌、肅靜牌的,手揮棍棒驅趕行人的,前呼后擁,浩浩蕩蕩,相貌丑陋,可憎可笑。鐘馗是驅鬼除魔的象征,但在這里他卻在一群鬼魅的簇擁下招搖過市。作品揭露了軍閥混戰(zhàn)時期社會上各種惡勢力的丑惡嘴臉。作品人物眾多,神態(tài)各異,既夸張而又具個性,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才能。
泥人張第三代張景祜繼承了前兩代藝人在創(chuàng)作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強調(diào)色彩必須服從人物性格需要。“惜春作畫”是他的代表作,構圖、布局的設計,人物動態(tài)的塑造,服飾華美、色彩變化都有著獨到的藝術處理。
泥人張彩塑至今已傳了五代。他們的作品帶有強烈的地方風格和濃郁的市民文化色彩,在近代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劉士剛)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