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一段中國明代睦鄰關系史
賴垓故居
潁川堂正堂
“代天行璽”匾
德化縣大銘鄉瓊溪村是明崇禎進士出身禮部右侍郎賴垓的故鄉,筆者近日在賴垓故居橫溪祖厝潁川堂發現了“代天行璽”豎匾,了解到一段鮮為人知的明代中國睦鄰關系史。
現存的潁川堂仍保持古樸的宋代建筑形式,正堂(亦稱中堂)懸掛著為賴垓立的“代天行璽”豎匾。封建時代王朝統治稱皇帝為“天子”,帝王御用印章稱“璽”,欽命稱“代天”。據村里老人介紹,“代天行璽”匾是賴垓當年奉皇帝欽差出使“封王”,不辱使命,完成任務后而特制的。
據《德化縣志》記載:“賴垓(1593~1661年),字宇肩,德化縣大銘鄉瓊溪村人。明天啟七年(1627年)在順天府(今北京)考取舉人,崇禎元年(1628年)中進士。初為浙江平湖縣知縣”,“廉潔清苦,政績卓著!‘文學獨冠兩浙’,擢為翰林院簡討,轉右春坊(太子宮)任右庶子,為太子講學。其后,給假省親,得冊藩之役,晉升伯宗任學士。未及回京,值清兵入關,遂歸瓊溪故鄉,隱居不仕。清廷差使征召,垓托病固辭。”
記者查閱歷代官修正史,都提及賴垓當欽差大臣的“冊藩之役”。冊藩即冊立藩王,至于封何人為藩王,多數史書語焉不詳。但賴氏譜牒和大量民間野史很詳盡地記載他的升遷及成為崇禎皇帝得力近臣的經歷。據記載,賴垓曾出使高麗(朝鮮)等地冊封,故崇禎皇帝賜其“代天行璽”的豎匾。年近八旬的德化文史工作者、原縣志辦主任周宗禧先生根據他的采訪考證資料,也支持此說。筆者又查《閩臺宗祠網》、《中華賴氏網》等相關資料,均稱賴垓“曾屢次受命為欽差大臣,代表朝廷之楚、高麗(今朝鮮)、安南(今越南)等地冊封藩王。”德化民間至今還廣泛流傳“賴垓七日權(代)君”之傳說,說的也是這個事情。所以在當代,瓊溪賴姓族人在祭祖迎神時,有一面大旗上寫著“禮部侍郎高麗冊藩太子太傅”,以示榮耀。賴垓“冊藩”“封王”的謎底仍有待史學家進一步考察論證。(徐藝星 文/圖)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