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人文福建>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 正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泰寧縣“三寶”之一——梅林戲
http://www.caoliu14.com?2009-04-13 10:45? ?來源:閩南日報
我來說兩句
梅林戲的唱腔優(yōu)美動人,它以皮簧、撥子、吹腔為主,此外還有南詞北調(diào)、弦索、徽州詞、浙江調(diào)、四平調(diào)、青板、小調(diào)等。伴奏樂器分文樂和武樂兩類,文樂包括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琵琶、揚琴、嗩吶、竹笛等,武樂包括大鼓、大平鼓、京鑼、小鑼、大小鈸等。
梅林戲的角色行當比較齊全,有“五門十七行頭”,“十七行頭”即正生、副生、小生、老生、娃娃生、頭梁旦、二梁旦、三梁旦、花旦、金榜旦、茶盤旦、彩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四花。其表演風格古樸粗獷,具有嚴格的程式,唱、做、念、打都具有鮮明的個性,服裝和化裝比較樸素。表演中有類似古時“娛神”和提線木偶的科介動作,還有“耍撩牙”、“葉火變?nèi)埂?、“變臉”、“耍叉”、“挺僵尸”、“下高臺”等眾多的傳統(tǒng)特技。梅林戲有傳統(tǒng)劇目330多個,已收集記錄有劇本的130多個,經(jīng)整理上演的較好傳統(tǒng)劇目包括《飛龍帶》、《藍腰帶》、《鴛鴦帶》、《雌雄鞭》等30多個。
梅林戲源于徽戲,至今仍較好地保存了徽戲的藝術特征,要研究徽派藝術,探尋中國戲曲史等的發(fā)展歷史,梅林戲無疑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2006年6月,梅林戲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如今,來泰寧旅游,游完大金湖、尚書第,如果不聽聽梅林戲,那絕對是游客泰寧之行的一大遺憾。當?shù)卣崖糜萎a(chǎn)業(yè)和文化產(chǎn)業(yè)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尚書第建筑群中,古色古香的戲臺讓梅林戲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得以傳唱。(蔡文原 文/圖)
責編:王超
![]() |
責任編輯: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