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定于4月10日發(fā)行《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郵票一套2枚、小型張1枚,郵票主圖均選自有牡丹圖案的中國古代文物。
郵票第1圖為“掐絲琺瑯纏枝牡丹紋藏草瓶”(圖①),此件草瓶為清嘉慶年間琺瑯器,高22.8厘米、口徑7.5厘米、足徑7.9厘米,為清宮舊藏,瓶銅胎鍍金,盤口,直頸,鼓腹下斂,底內(nèi)凹。頸部凸起卷草紋一周,肩上盤有蟠龍兩條。盤口及頸部施藍(lán)色琺瑯釉為底,飾朵云紋及勾蓮紋。其余通體以黃色琺瑯釉為底,飾彩色纏枝雙犄牡丹花四朵,間飾紅蝙蝠。其造型源自藏傳佛教供器,形體端莊,紋飾富麗,色彩鮮明,金光燦爛,寓意“洪福富貴,連綿不斷”,是清晚期掐絲琺瑯器中的佼佼者。此草瓶由故宮博物院收藏。
郵票第2圖為“胭脂紅彩龍鳳穿牡丹紋罐”(圖②),此罐器型高大,侈口,束頸,溜肩,圓腹,圈足,底白釉,波浪釉符散明顯,中心礬紅楷書款“登瀛閣制”。罐器里白釉,外壁以白釉作底,其上用胭脂水釉彩繪紋飾,口沿處飾一周云肩紋,腹部繪一龍一鳳穿引于牡丹花間,所繪龍鳳無威嚴(yán)之感,洋溢著喜氣祥和的氣氛,近足部飾一周變體蓮瓣紋。胭脂水釉,又名金紅釉,是清康熙年間創(chuàng)新的名貴色釉,雍正、乾隆兩朝極為盛行,其色勻凈明艷,嬌嫩欲滴,所繪紋飾顯得鮮艷華貴,十分喜人。此罐由天津博物館收藏。
小型張主圖為《國色天香圖》(圖③),是中國清代畫家馬逸的國畫作品。該畫為立軸,絹本,設(shè)色,縱101.7厘米、橫49.5厘米。馬逸,生卒年不詳,清代畫家,元馭子,字南坪,晚號(hào)陔南,江蘇常熟人,工花卉,師蔣廷錫,亦畫魚。《國色天香圖》是一幅富麗堂皇的工筆重彩花卉圖,圖中的牡丹花開嬌艷,明麗動(dòng)人,色彩豐富飽滿,姿態(tài)優(yōu)雅,設(shè)色極其講究,勾線細(xì)致圓潤,而花下奇石則用積墨與淡墨暈染相結(jié)合繪出,以石綠、石青略染,蘭花以重粉罩染,胭脂點(diǎn)蕊,素雅動(dòng)人。底面以淡彩渲染,營造出空間的伸縮感。此卷軸畫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宋曉文)
責(zé)編:王超
![]() |
責(zé)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