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資料
朱熹逝世 :1200年4月23日(南宋慶元六年三月初九日)逝世。
朱子家訓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童仆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禮也;聽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于身體,飲食之于口腹,不可一日無也,可不慎哉!(錄自《紫陽朱氏宗普》)
【譯文】
當國君所珍貴的是“仁”,愛護人民。當人臣所珍貴的是“忠”,忠君愛國。當父親所珍貴的是“慈”,疼愛子女。當兒子所珍貴的是“孝”,孝順父母。當兄長所珍貴的是“友”,愛護弟弟。當弟弟所珍貴的是“恭”,尊敬兄長。當丈夫所珍貴的是“和”,對妻子和睦。當妻子所珍貴的是“柔”,對丈夫溫順。侍奉師長要有禮貌,交朋友應當重視信用。遇見老人要尊敬,遇見小孩要愛護。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大,我一定遠離他。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缺點;切莫夸耀自己的長處。對有仇隙的人,用講事實擺道理的辦法來解除仇隙。對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誠正直的態度來對待他。不論是得意或順意或困難逆境,都要平靜安詳,不動感情。別人有小過失,要諒解容忍!別人有大錯誤,要按道理勸導幫助他。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壞事就去做。別人做了壞事,應該幫助他改過,不要宣揚他的惡行。別人做了好事,應該多加表揚。待人辦事沒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務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賢才和嫉視有能力的人。不要聲言忿憤對待蠻不講理的人,不要違反正當事理而隨便傷害人和動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義的財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擁護。不可不勤讀詩書,不可不懂得禮義。子孫一定要教育,童仆一定要憐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學識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難的人。這些都是做人應該懂得的道理,每個人盡本分去做才符合“禮”的標準。這樣做也就完成天地萬物賦予我們的使命,順乎“天命”的道理法則。
傳世名言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類別:教育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類別:讀書
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類別:修養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 類別:友誼
守正直而佩仁義。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義之德。 類別:道德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類別:道德
朋友,以義合者。 類別:友誼
圣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宋·朱熹《朱子語類·易九》 底:同“的”。 類別:道德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類別:讀書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類別:修養
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 類別:修養
《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序說》 大學:書名。修身:修養自身品性。齊家:管理好家庭。治國:治理好所在的地區。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誠意:使意念真誠。 類別:修養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類別:時間
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類別:道德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 類別:讀書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 類別:學習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類別:讀書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 光明磊落:胸懷坦蕩,正大光明。 類別:道德
《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序說》 大學:書名。修身:修養自身品性。齊家:管理好家庭。治國:治理好所在的地區。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誠意:使意念真誠。 類別:道德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類別:修養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 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 類別:道德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類別:學習
禮即理也。 類別:修養
自古圣賢,皆以心地為本。宋·朱熹《朱子全書·學二》 圣賢:圣人賢人,古代指道德、學問都極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語。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萬物的大地,能隨緣生一切諸法,故稱之。為人以心地高潔為最重要。 類別:道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類別:學習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類別:讀書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類別:讀書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類別:修養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 類別:道德
學者須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類別:志向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并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類別:人生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說》 實行并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 類別:道德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類別:道德
![]() |
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