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福建省紀念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40周年座談會在三明市召開。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彥出席并講話,副省長、三明市委書記李興湖致辭。中宣部文明創建局負責同志出席。
張彥指出,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1984年在三明召開,40年來,福建省歷屆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1984年6月第一次全國性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總結推廣三明市建設“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精神文明、環境優美、生活方便”的新型文明城市經驗。“五講四美三熱愛”成為三明的燙金名片。40年來的精神文明創建之所以沒有中斷,三明得出的經驗就是牢記“人民”二字,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為唯一標準。
40年打造一個品牌。1987年,三明市開始開展“滿意在車間”“滿意在科室”“滿意在柜臺”“滿意在公交”等系列“滿意在三明”活動。如今,活動影響范圍越來越廣,參與對象越來越多,并深化為系統配套的創建工程。2003年三明市明確提出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后,“滿意在三明”系列活動的內涵更新、更深、更豐富,已經成為三明精神文明建設的特色品牌。[詳細]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三明應在做大做強“中國綠都”和“文明城市”的傳統形象品牌基礎上,打造新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文化符號,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譜寫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新篇。[詳細]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兩個文明建設都搞好,才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長期以來,三明市與全國其他地方的一條共同經驗,就是主要領導親自抓,以建立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為保障,做到“兩個文明”一起規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詳細]
四十年前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拉開了全國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帷幕。回顧三明精神文明建設歷程,最重要的一點是,黨心連民心,激發了廣大群眾建設精神文明、實現自己美好生活的主動性和創造精神。[詳細]
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準確把握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定位,深刻認識精神文明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職責使命,在努力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展現新作為新氣象。[詳細]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在世界現代化浪潮中“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的實踐基石。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設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面旗幟,更蘊含著豐富的現代化內涵與文明意蘊。[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要以縮小城鄉差別和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推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為城鄉共同繁榮提供動力。[詳細]
推動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動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社會動員同頻共振,凝聚文明建設強大合力;要把堅持兩手抓作為指導方針,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推動文明建設協調發展……[詳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為深入貫徹落實這一重大部署,要切實發揮好政論智庫的獨特優勢,善于發現和挖掘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選題,緊密聯系主流媒體,在深度上做文章、在廣度上下功夫、在高度上求突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