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風潮共海生 實踐新高地
——思明區聚焦改進創新打造全省首條新時代文明實踐帶
廈門市思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 郭銀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進創新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機制”。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基礎上,如何進一步釋放城市空間資源,讓文明實踐更貼近群眾生活,以不斷創新的內容和載體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思明區努力進行探索。2024年,在廈門市委文明辦指導下,思明區聚焦理念創新、實踐創新,挖掘、梳理、整合轄內歷史文化、紅色印記、文明實踐創新陣地、文旅網紅景點等不同領域、類型的資源,在全省率先打造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相融合的開放式、互動性、沉浸式文明實踐場景,“風潮共海生”——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項目應運而生。
“風潮共海生”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以下簡稱“文明實踐帶”)是思明區2024年重點打造的文明實踐創新項目,主題名稱來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的贊譽——“一城春色半城花,萬頃波濤擁海來”,蘊含著思明區著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養社會文明新風尚,讓文明之風如海潮般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景。項目得到人民網、新華網、福建日報等50余家主流媒體的關注報道。
文明實踐帶以文明實踐創新地沙坡尾文明街區為核心,向東西兩翼延伸,西到百年中山路、世界文化遺產地鼓浪嶼,東至廈門城中村現代化治理樣板黃厝塔頭,在思明沿海形成具有六大鮮明主題場景的文明之帶:“鷺江潮涌·國潮風起”,見證廈門城市發展勇立潮頭、勇毅前行的前世今生及“門納萬頃濤”的寬廣胸懷。“百年風云·紅色力量”,感受紅色印記穿越時空的力量,繼承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循跡世遺·鼓浪嶼”,走近“女王皇冠上的寶石”,感受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的完美融合。“向海而生·玉沙坡”,感受海洋文化變遷,體驗文明街區、適當跨店經營、商家自治等文明理念與實踐。“老城印記·煙火氣”,感受老廈門的市井生活與人文情懷,體會創建為民惠民的幸福美好。“文明新風·最美蝶變”,在廈門首個全國道德模范館感受榜樣力量,在城市更新樣板解讀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新密碼”。
1.盤活開放式城市資源,“帶”出文明實踐新場景。探索建設群眾身邊的“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相融合”的文明實踐場景,深入挖掘、盤活城市空間所承載的底蘊厚重的文明實踐資源,打破資源流通壁壘,實現文明實踐載體創新,形成具有六大鮮明主題的文明實踐帶,打造共建聯盟單位、共享打卡點,推動更多群體、更多資源為文明代言、為文明賦能。
2.拓展互動式實踐載體,“帶”活立體多元新模式。以文明街區建設為文明實踐帶的重要互動平臺之一,推進適當跨店經營創新做法,聯動商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相互融合推進,助力社會治理水平提升。制作實踐地圖和實踐導覽手冊,直觀全面深入展現各打卡點特色元素;創設積分打卡、我問你答等互動參與方式,提升市民群眾的文明實踐體驗感。
3.打造沉浸式實踐場景,“帶”領文明生活新風尚。大力倡導“讓文明走進生活,讓生活更加時尚”理念,創新實踐場景,依托“思明·文明學習時間”宣講團成員實地為文明實踐場景代言,與文明實踐帶同步開展宣講,文明實踐內涵呈現更鮮活,項目深受群眾追捧。將網紅公交車定制為文明實踐主題巴士,讓市民群眾更加快速便捷深入體驗文明實踐場景。近年來,思明文明實踐活動已從“組織參與”“自發參與”逐步發展到“秒殺報名”,參與文明實踐成為時尚的生活方式。
下一步,思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帶將始終堅持“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文明風尚”目標定位,聚焦“統籌推動”“改進創新”,推動文明實踐帶更好地“實踐文明、延伸文明、共享文明”,實現涵育文明的功能。堅持“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理念,在現有區級文明實踐帶的基礎上,擬計劃延伸打造街道級文明實踐帶,突出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以文明實踐助力基層治理,賦能一流營商環境打造。通過持續探索,區、街聯動,以更加立體多元的文明實踐場景助力文明實踐提質增效,著力推動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轉變,奮力譜寫基層精神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