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丹
人間有愛,愛在朝夕
金風玉露啊一相逢
便是你我兩心相悅
悄悄訴說涓涓思念
白露依偎在晚風間
——《金風玉露》旅行新蜜蜂樂隊
Part 01
七夕的由來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主要是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了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美好愿望。
“牛郎”,“織女”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大東》,“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qí)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huàn)彼牽牛,不以服箱。”那時候的七夕,并沒有和愛情聯系在一起,只是單純指天上的牽牛星、織女星。
后來《古詩十九首》進一步將牛郎織女與愛情進行了聯系,已稱牛郎織女為夫妻。“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詩歌中包含有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卻不得相見等愛情故事要素。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個愛情故事從星辰之間的愛情,轉化為人神之間的戀愛故事。到魏晉南北朝時期,較為完整的牛郎、織女傳說已經形成,并且正式和七月七日相結合,如牛郎、織女為夫妻,兩人隔銀河相望,每年七月七日夜相會等情節。
南朝梁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云錦天衣。天帝哀其獨處,許配河西牽牛郎,嫁后遂廢織衽。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一會。”牛郎織女的故事發展到此,就有了如今廣為流傳的故事雛形。
Part 02
七夕的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傍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同時也會擺上一些瓜果點心,遙拜牛郎、織女星。在民間傳說中,織女是靈巧智慧的象征,她擁有一雙巧手,織成了天上的七彩云霞,所以婦女們在此夜除了觀牛郎、織女星相會,就是在月下穿針乞巧。
各個地區的乞巧形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七夕節的乞巧活動最早是在西漢的宮廷里舉行的,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便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后來流傳到民間,百姓常常會在七夕乞巧活動前,向織女星或月亮許愿。由此,七夕便有了“乞巧祈福”的傳統。
到唐代,七夕乞巧風俗大盛。當時宮庭內外都非常流行七夕乞巧,《開元天寶遺事》卷下《乞巧樓》記載宮中風俗:“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嬪妃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候。動清高之曲,宴樂達旦,士民之家皆效之。”王涯《宮詞》“年年七夕晴光里,宮女穿針盡上樓”,張萱《宮中乞巧圖》和《七夕乞巧士女圖》,反映的都是宮廷七夕穿針乞巧之俗。在宮廷影響下,唐代民間乞巧之風也極盛。唐人崔顥《七夕》詩:“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反映的便是唐都長安流行乞巧風俗。
宋元之際,七夕乞巧相當隆重,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宋羅燁、金盈之輯的《醉翁談錄》記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乞巧市場上車水馬龍、人流如潮,不亞于最盛大熱鬧的春節。
在七夕的市集中,以巧果最受歡迎。巧果又名“乞巧果子”,它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傳說中國古代女子在未嫁之前都期望自己能心靈手巧,所以在七夕之夜設案焚香、燃燭、供奉瓜果、巧餅等祭品,希望織女能賜自己一雙巧手,于是就出現了“乞巧果子”之說。
Part 03
“七”的數字奧秘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在中國文化里面還真是一個用得很多的一個數字。
“七曜”:日、月、水、火、木、金、土;
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音樂有七音: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
世間有七寶:金、銀、琉璃、珊瑚、硨磲、瑪瑙、琥珀。
“七”,在民間,多用于表現時間的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七”與“期”諧音,加之月和日均為“七”,給人以強烈的時間感。例如,古人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又如,古人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
“七”又與“吉”諧音,“七七”亦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中國傳統歷法中,有重日為節的習俗,如正月初一春節、二月二日中和節、三月三日上巳節、五月五日端午節、六月六日天貺節、九月九日重陽節、十月十日天寧節等,因此七月七日乞巧節也是屬于重日設節。
Part 04
七夕與朝夕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 秦觀《鵲橋仙》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或許并不圓滿,但貴在那一段刻畫流光的虔誠守望。今天,空間上的距離不再是問題了,手指一動,短信、微信、視頻聊天都能讓我們瞬間連線。
但我們的心是否還可以經受得起漫長的孤獨與等待呢?
試著靜下來,找到自己守望的初心。
只要心如明鏡,便可求得圓滿。
往期精選
節日節氣
小暑|靜心養性,又得浮生一日涼 夏至|降燥養心,過好這個夏天
父親節,那些被父愛浸潤的歲月
詩詞古韻
雪里乘興而行,寄語梅花與心事
詩詞輝映月華,繪盡世間丹青
灼熱的日子里,用詩句降降溫
家庭教育
父愛有痕,歲月無跡 父親,一首沉默的散文詩 姥姥的私塾
女性成長
母親節丨感恩這與生俱來的牽絆
關愛自己,不止今天
母親節|愿時光暫緩,陪伴長存
游歷四方
名山大川中,得遇真自我
跟著詩人去登山:登臨絕頂后我們看見了什么?
生活雅趣
茶香、書香、浩然氣,造就你的精神角落
總有一場黃昏,照見生活的詩意
秋風起,善養生者先養內
情感領悟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裝滿過去,駛向未來
世界讀書日,正是開卷時
寫好橫平豎直,靜待天晴雨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