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建忠,1968年8月出生,秀嶼區南日鎮小日村人,南日羅盤小學教師。自1988年師范畢業后,一直堅持在南日鎮羅盤小學工作,在這個面積不足一平方千米且交通極其不便的孤島,30多年如一日,面對如今僅剩的幾名學生,依然盡心盡力,成為海島娃的一盞明燈,為學生的未來“擺渡”,改變了一批又一批海島娃的人生。
初心仍在 堅守海島教書育人
位于莆田南日島的東北方向的“十八列島”是莆田最為偏遠的群島,隸屬秀嶼區南日鎮的羅盤村就在其中的東羅盤島上。從莆田城區出發前往那里,需要耗費近5個小時。羅盤小學是島上唯一的學校,1988年師范畢業后,施建忠被分配到這里教數學。當時的羅盤小學條件極其艱苦,沒水沒電,“煤爐燒飯,燭光照明,干糧充饑,海風作伴”是當時生活最真實的寫照。“30多年前,教室很暗,可孩子們的眼睛很亮。”從此,他便把守護海島娃娃當作一生的追求。
精進自我 甘當小島教育“提燈人”
35年以來施建忠始終堅持學習,除了在網上參加繼續教育,他還常常自己查找名師精品課程聆聽學習,掌握新理念,鉆研新教法。課余他還會研究小學數學奧數,晚飯過后常常一坐下來就是大半夜的時間。他曾多次輔導且帶領學生參加學區數學競賽和重點學校的入學招生考試、均取得優異成績。每次參賽都要提前出發,路途中既要關注天氣情況帶著學生乘船坐車,還要照顧學生的飲食起居,又當老師又當家長,可謂盡心盡力。在畢業的學生中,有40多位后來考入大學,以海島上的小漁村為起點,走向了島外更廣闊的世界。
真情付出 影響不止于書本課堂
他在教書方面盡職盡責,在育人方面同樣盡心盡力。除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外,他們注重把“善良、友愛、上進、勤奮”等優秀品質植入孩子們的心中。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總是激勵他們保持優秀,再接再厲;而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總是鼓勵他們盡力而為,爭取進步。他總是教育學生品行端正是做人的底線,富有愛心是做人的追求。讓每一位學生身心和諧健康地發展,最終都成為幸福的人是他最樸素的教育追求。他教過的學生對他的評價極高,尤其是那些學有所成的學生,非常感謝他在小學給他們打下了堅實的數學基礎,為他們后續的學習提供了一股無形的助力。
三尺講臺,三十五載春秋,辛勤耕耘,默默奉獻,他用心血和汗水換來了學生的尊重,家長的肯定,領導的贊揚。他用行動去踐行著那句話“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莆田市委文明辦 金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