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允甘,男,漢族,1943年10月出生,1963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轉業(yè)后,歷任福州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福建省紀委副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法制委委員,2008年12月退休。
左允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退休前就經常捐助山區(qū)貧困學生,退休后更是樂此不疲,熱心慈善事業(yè),傾力助學助殘。連續(xù)17年,創(chuàng)作了書畫作品800多幅進行義賣,募集善款近700萬元,資助1675名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幫助20多名特困學子解決家庭應急困難。他先后以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和愛心志愿者身份,牽頭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安居工程”,多方募集善款和物資,15年來,他不辭辛苦跑遍50多個山區(qū)縣、400多個鄉(xiāng)鎮(zhèn)村,深入了解殘疾人家庭困難情況,幫助9500多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圓了“安居夢”;組織開展關愛行動,每年“六一”兒童節(jié)向殘疾兒童發(fā)放學習生活用具、營養(yǎng)食品等“愛心大禮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左允甘克服視力障礙和腰痛困擾,創(chuàng)作了60多幅書畫作品,通過電話、短信等形式發(fā)動義賣,在其愛人、親戚朋友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共籌措資金20萬元捐贈給抗疫一線。他先后被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福建省最美資助人”等,2016年被省文明辦推薦為“福建好人榜”“中國好人榜”候選人。《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福建日報》《福建老年報》等媒體報道了左允甘的先進事跡。以他樂善助學為主題拍攝的微視頻——《畫筆下的人間大愛》,榮獲“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八閩離退休干部微視頻征集展示活動一等獎,被中央組織部“全國黨員干部現(xiàn)代遠程教育平臺”和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福建平臺收錄。2019年12月,他作為福建省代表,參加全國離退休干部“雙先”表彰大會,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會見。
助學不斷線
——“沒有什么能比貧困學生不失學讓我更快樂。”
筆墨丹青,鋪就學子求學路。2006年,即將退休的左允甘,思考如何做到對學生的資助“長流水,不斷線”?愛好書畫藝術的他,想到了書畫義賣捐資助學。
2007年1月,他將多年來辛苦創(chuàng)作的105幅字畫,在老家寧德市蕉城區(qū)進行義賣,募集32萬元。在他的推動下,成立了“寧德蕉城樂善助學促進會”,當年就資助22個農村貧困學子上了大學。
左允甘說:“過去我從工資中擠出的一點助學金,只是杯水車薪。如何團結更多的人參與助學?辦個樂善助學促進會,募集基金,使之持續(xù)下去很重要!也許我的作品談不上有多高的藝術價值,但我希望能通過書畫義賣,吸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同參與樂善助學事業(yè)。”
左允甘這片赤誠之心,吸引、感染了許多愛心人士。在他的影響下,許多企業(yè)家或出錢,或出力,紛紛對貧困學子伸出援手。蕉城區(qū)文明辦、民政局、教育局、慈善總會等單位共同發(fā)起“慈善蕉城愛心聯(lián)盟”,參與助學、助困等慈善公益活動。2017年,左允甘將助學活動拓展到周寧縣。
語重心長,激勵學子勇進取。對左允甘而言,錢的資助只是一部分,而更重要的,他想給孩子們帶去精神的力量。14年來,每年發(fā)放資助金的時候,左允甘都會為孩子們開一場座談會,和他們拉家常、講道理、提希望。“將來不論在黨政機關還是自謀職業(yè),知識是決定因素,一定要把基礎打牢。”左允甘經常提醒受助的學生一帆風順時不要得意忘形,遇到挫折時不必灰心喪氣,要不斷總結,不斷前進;教育他們要感黨恩、愛祖國,勤奮學習,努力成長成才,將來以實際行動報效國家。
2014年夏天,左允甘因創(chuàng)作大量書畫作品導致左眼視網(wǎng)膜脫落,手術過后,醫(yī)生叮囑他要多休息。但他剛出院沒幾天,就重新拿起了畫筆。愛人責怪他不該這么不注意自己的身體,可他總對家人說:“能多資助一個孩子上大學,就能多解決一個家庭的困難,就為社會多培養(yǎng)了一個人才”“我辛苦一陣子,換來的可能是幫助一個人改變一輩子命運的機會,因此我很快樂”。
如今,左允甘資助的大學生很多走向工作崗位,以各種形式服務群眾、回報社會,傳承左允甘樂于奉獻、為民服務的高尚品格。
盡力安居夢
——“讓殘疾人兄弟姐妹有房住,我苦點累點也值得。”
心懷大愛助圓安居夢。2011年最后一天,福安市康厝鄉(xiāng)施洋村,55歲的貧困殘疾畬民蘭壽發(fā)告別居住25年的山洞,搬進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當?shù)卣疄檗r村貧困殘疾人籌資建造的安居房,開啟全新生活。自2008年以來,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開創(chuàng)的幫助山區(qū)貧困殘疾人的“安居工程”建設新房修繕危房,為成千上萬個像蘭壽發(fā)這樣的農村貧困殘疾人解決了住房問題。2018年9月,“安居工程”獲得民政部頒發(fā)的“第十屆中華慈善獎”。
“安居工程”不斷推進的背后,離不開左允甘的努力。
2008年剛退休,福建省軍區(qū)原司令員、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陳明端將軍就邀請左允甘到基金會工作。開始他還有些猶豫,當他了解到全省有221萬戶殘疾人,其中還有3.5萬戶農村貧困殘疾人無房住或住危房時,就義不容辭走上了圓殘疾人安居夢的這條路。
為了摸清農村殘疾人無房戶實情和多渠道籌措資金,他不辭辛勞,堅持不懈和基金會其他同事一起,深入全省50多個山區(qū)縣、400多個鄉(xiāng)鎮(zhèn)村。2014年,左允甘先后4次奔赴閩北松溪縣走訪農村殘疾人無房戶,帶去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贊助100萬元。縣四套班子領導帶頭捐款,并發(fā)動企事業(yè)單位獻愛心,募集107萬元善款,解決了56戶農村貧困殘疾人的建房資金。2015年,他和基金會其他同志先后7次到龍巖市的6個縣區(qū)農村調研殘疾人住房情況。經過市、縣領導和殘聯(lián)同志共同努力,全市共募集善款1600多萬元,加上各級政府支持,為全市608戶農村貧困殘疾人解決了安居房建設經費。
真情感召凝聚八方力。為了多渠道籌措資金,左允甘又想到義賣自己的書畫作品。他奉獻了600多幅書畫作品,同時他多次組織動員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積善書畫院的書畫家創(chuàng)作,先后8次在福州、香港等地組織開展義賣活動,共募集善款860多萬元,全部用于殘疾人安居工程建設。
因年齡等原因,2015年他辭去了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的職務,但他堅持以志愿者的身份,繼續(xù)在為殘疾人做好事、辦實事。
抗疫獻愛心
——“國家有難,當盡一份力。”
“小黃啊,疫情暴發(fā)以后,我心里很著急,一直考慮著做點什么。我沒有別的特長,這段時間待在家里沒事就寫寫、畫畫,發(fā)動身邊的親朋好友認購,我愛人也支持,從退休金中取出4萬元,一共20萬元。老干處幫忙聯(lián)系一下,看怎么捐獻給武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左允甘第一個打電話給單位老干處,表示要捐款。
聽到這個消息,省紀委監(jiān)委機關不少老同志也紛紛表示要獻愛心。104歲高齡、有著81年黨齡的離休干部徐月明平時節(jié)衣縮食,節(jié)省下來的積蓄大多捐給老區(qū)貧困學子、災區(qū)人民和困難群眾,這次也慷慨捐款1萬元。省紀委監(jiān)委機關老同志累計為湖北抗疫一線捐款30.65萬元。在他的影響帶動下,省紀委監(jiān)委機關老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號召,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積極參與和支持這場全民戰(zhàn)“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疫情期間,左允甘還牽頭組織羅源縣助學助老正能量基金會工作人員前往社區(qū),慰問一線抗疫工作者,勉勵他們做實做細疫情防控工作。
在左允甘隨身所帶的筆記本上,記著這樣幾句話:保持國家干部的形象;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多做一些好事、善事,努力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這些年來,左允甘堅持隨時隨處做好事幫助人,可以說,走到那好事做到那,幫助陌生人拎行李,給迷路的人帶路,看到老人過馬路就幫扶一把,遇到有人在路上吵架就馬上上前勸阻,等等。所做的好事善事數(shù)也數(shù)不清。
勿以善小而不為。在左允甘看來,只要是好事善事,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他以一顆熱情的心,一個個小小的行動,盡己所能感化、帶動著周圍的人們。左允甘以心為筆,以情為紙,譜寫了向善向上的精彩篇章,繪就了一心為民的人間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