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鐘佃,男,1974年12月出生,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共黨員。他是科技興農的領路人,積極引進優良種植品種與現代化農業機械,轉變傳統種植方式,為農戶實現年增收600多萬元。他是服務農戶的貼心人,全力建設產品加工倉儲中心,為農戶提供農產品冷庫貯藏保鮮的周轉空間,為平衡供需穩定價格殫精竭慮。他是扎根田野的拓荒牛,與家人的聚少離多、長期勞作的身體病痛,都無法阻止他對良種優技的執著追求。曾獲評福清市身邊好人。
不忘初心 用信念傳播農業科技
他從小生活在農村,立志改變農村現狀。作為科技特派員,他積極引進水稻、果樹、蔬菜新品種,其中甬優水稻品種將傳統國庫糧生產改變為商品糧種植,為農戶實現年增收600多萬元收入。他積極引進新型機械,并制定生產標準,實現代育秧、機插、農田深翻等社會化服務輸出,為公司增加近百萬元收入,實現企業社會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同時他積極傳播農業知識,建立高素質農民培訓基地,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2000人以上。
牢記使命 用真情服務三農發展
2016年在他主導下,福清市首家全程機械化育插秧中心在基地投入使用,實現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除培訓農民栽培技術和設備使用技巧外,他還建立農產品加工倉儲中心,把農產品貯藏冷庫保鮮,既保證產品供應的持續性,又避免因農產品集中上市價格下跌帶來損失。
敬業奉獻 用心血描繪田園畫卷
為培育出更多優質果蔬及糧食作物,他長期超負荷工作,落下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由于長期在基地工作,妻子一人挑起家庭重擔,獨自教育孩子、贍養老人。他扎根農田開展“藝術稻田”制作,其中他的稻田藝術選題被中央電視臺選中,并被省市各大媒體采用,獲得廣泛社會反響。
在工作上,他兢兢業業,調度設備、檢查化肥、撰寫材料、安排日常生產,他時常忙到深夜。為振興鄉村,他與妻兒、父母聚少離多,得知父親病危消息時,他仍在田間忙完所有工作,才驅車去看望病危的父親。
勇擔重任 用汗水澆灌豐收果實
近年來,公司因疫情影響,農業生產、產品收獲及銷售困難重重。他通過員工動員家屬參加公司農產品搶收、大面積蔬菜分片承包、經濟獎勵等多種措施銷售農產品,為公司挽回100多萬元經濟損失。
2020年他積極引進6名科技人才,著力解決企業鹽堿地土壤改良、蔬菜綠色生產、果樹花期調控等10多個技術難題。此外,公司成功入選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展示基地,現已全面完成基地建設任務,開展示范推廣工作。經過五年科企合作,他幫助企業實現“六化”目標,有力促進農業生產增效增收。
(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 呂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