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惠安縣潮樂村創建全國文明村巡禮
潮樂村位處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崇武古城內外,面積0.51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常住人口6000余人。老村區水關是崇武古城歷史文化的淵藪。史載這里“因臨海潮水漲涌,每有觀潮之樂,故名曰‘潮樂’”。
建設美麗生態家園,展現精神文明建設風貌。圖為潮樂村村貌。
傳承歷史文化積淀,大力推進農村文化建設
歷史上,水關人染絲出口、四海漁獵、南北航商,抗倭戍疆、商鋪競立、私塾館疊建;誕生了吾野畫、布衣詩、濱溪對、何烏弦、去病醫、詹家字等各類文化符號,各種大大小小文化團體十幾個。
在深厚的歷史文化沃土上,潮樂村不忘自己的歷史責任,以搶救性的緊迫感,挖掘、保護、傳承水關充滿鄉愁特質的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海絲漁家水關文化旅游新業態。
傳統民俗文體活動,泉州市級非遺文化名錄——漁家角力。
挖掘發現水關內史跡點64處,設立史跡點介紹牌32處并持續新設立中;編寫《水關藝文叢書》7種10小冊;編寫《水關海絲三大故事》并搬上縣電視臺《惠安講古》欄目;以修舊如舊原則修復古厝,并利用古厝殘壁,建置與水關古風貌相融的微景觀、網紅打卡點3處。水關漁家角力入選市級非遺名錄,連年參加省內外旅游推介會,多次承辦縣鎮旅游部門的古城文旅活動;舉辦“水關月文化旅游節”“水關文化尋親”活動并打造了“水關月詩吟雅會”品牌。水關游吸引了國內外游客的紛紛到來,被福建省政府授予潮樂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稱號。
2020年10月1日,潮樂村舉辦水關旅游文化節活動。
古韻新風相互激蕩,構筑精神文明建設高地
潮樂村鞏固拓展延伸文化品牌,構建系列立體陣地。全村宣傳專欄、無線喇叭廣播、LED視頻、燈桿廣告內容常新,村民文體活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身邊好人公園、黨建歷史?法治文化園、黨建有聲圖書館、綜合展示館(村史館)、雷鋒小廣場、公益紀念碑、家風家訓連廊、家園諺語墻、敬老愛幼亭、黃吾野詩園,都是大家樂于流連的好去處。《潮樂簡訊》、崇武潮樂話水關微信公眾平臺、村民文化活動叢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全村抬頭可見。這都為村民創造了可親可近的精神活動陣地。
潮樂村文體活動豐富,形式內容多彩。多年來,堅持村民、企業員工為主體,舉辦“我們的節日——一村多品?五項連屆”文體系列活動(青少年義寫春聯連續舉辦18屆、元宵晚會26屆、潮興企業杯文體系列活動20屆、書畫攝影盆景雕藝展6屆、水關月文化旅游節6屆)。還有宗親會、文化團體自發組織的象棋比賽、書畫展、水關詩對等各種活動,呈現了村民主體、參與廣泛、寓教于樂、長年持續的特質。
潮樂村在水關區舉辦正月十五元宵節游花燈活動。
不吝點滴成風化俗,培育精神文明新風尚
1992年,潮樂村成為全縣第一個提出并修訂村規民約的村。遇事翻村規民約,成村民社會生活的一道風景。完善村規民約,塑造行為規范成了歷屆村兩委的頭等大事。
鄉村治理積分,新型模式發力。經村民代表大會通過,制定潮樂村鄉村治理積分制評分項目8大項目41小項,將村民日常社會生活行為轉化為可量化、可評價的數據指標,按得分情況予以相應的物質獎勵,鼓勵了村民的向上、向善之心,激勵了村民對村級事務更深度地參與。
弘揚雷鋒精神,鼓勵志愿服務。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于村民文體活動中心,常年號召有能力、有激情的村民加入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隊伍活躍在全村的各個領域。今年3月份以來新一輪抗擊疫情中,志愿活動更現熱潮,數十人服務在一線。志愿者們成了淳化民風民俗的強大力量。
正是:雄城碧海觀潮樂、古韻新風話水關。創建全國文明村,為潮樂村的新時代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無窮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