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南靖縣梅林鎮創建省級文明鎮巡禮
梅林鎮位于南靖縣西部,總面積83平方公里,轄有6個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6778人,是漳州市著名的僑鄉,旅外僑胞有8800多人。近年來,先后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生態鎮”“全省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鄉鎮”“省級文明鎮”“省農村基層團建示范鄉鎮”等稱號。2019年成功創建科嶺國家3A級紅色旅游景區。
梅林村的清晨炊煙裊裊。張志堅 攝
一、做優三色經濟,夯產業興旺之基。紅色經濟促發展。以紅色資源為依托,大力發展科嶺村革命老區旅游業,形成以黨校為中心,巖永靖軍政委員會舊址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紅軍路等紅色景點為依托的熱點旅游圈,以機關、企業、學校等集體性參觀培訓為主,旅游團、自駕游逐增的旅游形式。三年多來,科嶺紅色教育基地共接待參觀、培訓人員近30000人次,增加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近100萬元。綠色經濟創增收。創新“紅+綠”發展模式,著力培養菌菇、茶葉、玉米三大農業主導產業,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產業格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利用南靖融媒體直播帶貨、微信、抖音等媒體推介,廣泛宣傳推廣“科嶺紅”品牌,做大做強品牌影響力和覆蓋面,提升本土農副產品的銷量和知名度,初步形成“科嶺紅”品牌產業鏈。“紅+綠”發展模式已成為梅林農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特色經濟增活力。挖掘梅文化,著力發展文旅特色經濟,加強古村落的環境保護與景觀建設,打造梅林古鎮高端民宿集群,策劃生成梅林明清小鎮旅游項目,推進全域旅游發展。
科嶺歷史豐碑。莊文國 攝
片片水田倒映藍天。梅林鎮 供圖
二、打造美麗鄉村,塑生態宜居之形。規劃引領接續推進。認真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青山綠水”工程,全鎮完成新增綠化面積1021畝,占任務數850畝的120%。優化項目梯次實施。嚴格落實河長制,把污水垃圾處理費用納入財政預算,配套完善污水垃圾處置體系,嚴防工業“三廢”,實行垃圾“日產日清”。近年來,人居環境整治財政投入逐年加大,鎮容村貌顯著提升。美化環境不留死角。突出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劃分網格責任片區,把村頭巷尾、房前屋后、沿路溝渠、河道池塘等全部納入治理范圍,確保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全“面”開花結果。
《虹貫梅林》梅林媽祖。陳金龍 攝
描繪梅林古鎮幸福畫卷。梅林鎮 供圖
三、探索全面治理,鑄鄉風文明之魂。梅林鎮積極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堅持黨建帶創建,激活助推鄉風文明的“組織動能”。一個堡壘抓凝聚力。以“黨建引領提戰力、黨員服務齊發力、鄉村振興煥活力”為主題,把鄉村振興作為黨員“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活動主戰場,全力推進美麗村莊建設。兩個平臺提軟實力。培育“村管委”平臺,推動基層治理從“村干部治理”走向“村民自治”。培育村企平臺,梅林鎮采取“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解決村內留守勞動力的家門口就業問題。三個治理強保障力。發揮村規民約等“德治”優勢,廣泛開展道德模范評比等活動,評選一批文明戶、好兒媳、好公婆等,積極倡導鄉風文明,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依托全鎮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成立由鎮、村干部、黨員和志愿者組成的“自治”志愿服務隊,為困難群眾、留守兒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體開展幫扶,營造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良好社會氛圍。緊緊圍繞防風險、護穩定、保安全、促發展的主線,深入分析研判與周邊鄉鎮治安管控難、矛盾糾紛多、群眾法治意識不強等問題,探索工作聯抓、平安聯創、宣傳聯動的“三聯法治”機制,把社會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設新格局。
古鎮梅花樹下含飴弄孫。梅林鎮 供圖
梅林鎮志愿者服務疫情防控工作。游劉萱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