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安,女,漢族,2011年2月出生,平潭城關小學五年級學生。她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在演講、征文、運動、音樂等各項比賽中多次獲獎。在建黨百年、學雷鋒、童心抗疫等活動中表現突出。在“雙減”課后服務活動中,她主動向學校申請開設小提琴社團,并擔任指導“老師”,堅持指導同學們練琴,“最小老師”的小提琴課堂深受同學們喜愛。她演唱《平潭旅游安全歌》,制作平潭美食的推介視頻;創作貝殼手工作品,喜愛閩劇表演,積極傳承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
她多次參加區級各項語言類比賽獲獎。參加區“百年光輝歷程 全面建成小康”演講比賽、“致敬時代先鋒——小小朗讀者大賽”、新時代好少年主題教育“美好生活?勞動創造”“新時代好少年?紅心向黨”等演講比賽均榮獲金獎或一等獎。
她熱愛運動。她連年代表班級參加校運動會,長跑、短跑、籃球、足球等樣樣出色,在各項體育比賽中努力拼搏,勇創佳績,為班級為集體爭光。她還多次參加體育舞蹈——拉丁舞的比賽,榮獲校“十佳小舞者”稱號,榮獲省級拉丁舞比賽銀獎。
她熱愛音樂。她三歲開始學習聲樂、鋼琴,連續多年榮獲校“十佳小歌手”、“十佳小樂手”稱號。獲得中國音協音樂考級十級證書。多次參加獨唱演出或擔任領唱,演唱了《平潭旅游安全歌》,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演繹最美童聲。參加十一屆肖邦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榮獲福建賽區一等獎,中國總決賽三等獎,多次獲各項鋼琴比賽大獎。
她六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在建黨百年的慶祝演出、快閃表演等活動中獨奏、領奏,用優美的琴聲《唱支山歌給黨聽》,表達對黨的熱愛。在學習雷鋒志愿者活動中演奏《學習雷鋒好榜樣》,宣傳和發揚新時代雷鋒精神。她主動向學校申請開設小提琴校本社團,擔任小提琴社團的指導老師,帶著一幫小同學遨游在音樂的世界。她把自己從小所學傾囊相授,手把手地認真教學。學校有一部分小提琴型號不適合小個子的同學學習,她主動把自己家里幾把小號的琴帶到學校給同學們使用,親力親為復印樂譜分發給同學們,經常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同學們買小提琴教學需要經常置換的膠帶、琴弦。并在學校“雙減”課后服務活動中,自覺自愿擔任學校小提琴興趣小組的小老師,每天堅持指導同學們練琴。她背著小提琴的模樣成了校園里一道美麗的風景,“最小老師”的小提琴課堂成了深受同學們喜愛的音樂課堂。
她是家鄉文化的代言人。她有一道拿手菜——“茹粉結”,這是一道平潭特色風味小吃,“小廚神”特地錄制了這道菜的制作過程,在學校公眾號視頻傳遞,教會了很多人做這道美食。她喜歡平潭的傳統文化閩劇,認真鉆研,一板一眼地感受著閩劇的手眼身法步,對閩劇的花旦、青衣戲曲音樂淺唱低吟,愛不釋口。多次參加了校內外的閩劇表演,獲得好評。她喜歡收集各種貝殼,親手創作的多件平潭貝殼手工藝品被收錄城關小學貝藝工坊的櫥窗展覽,她傳承嵐島貝雕藝術的魅力,傳承海洋文化的多元,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厚。她有個心愿:“向全世界種草平潭非遺!”
她是一名心懷家國的新時代少年。作為成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嶄新階段的孩子,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誨,雖僅懵懂“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卻也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參加了福建省“海峽?冰心”杯“喜迎小康?放飛夢想”青少年寫作大賽榮獲三等獎。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后,她更是用自己的畫筆、自己的歌聲、自己的演講,給予了戰斗在最前線的“戰疫英雄”們最有力的支持。并創作了詩歌《冬還在,春已來》、《偉大時代孕育偉大精神》等作品獲全國“花樣少年——童心戰疫”優秀原創作品,用實際行動致敬白衣天使,致敬偉大的祖國,踐行了“兩個百年”夢想傳承人的擔當、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業的責任。
她說:“天地間有愛才美麗!”她懂得感恩,樂于奉獻。每當同學遇到困難,她總是馬上伸手幫助。她不厭其煩地為學困生講解,帶著班級里的一些后進生一步一個腳印地學習,同學心中的“學神”卻是放學后經常全校最后一個離開學校的學生。她是老師的小幫手,很多同學在她的幫助下學業進步了,喜笑顏開,她把這份友誼視若珍寶。同學生病了,學校提倡捐款,她是班上捐款最多的學生,爺爺給她的生日紅包她想都沒想直接捐給同學,她說:“希望每個花季的少年都能在燦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
她悄悄把賣紙箱和礦泉水瓶積攢下來的零花錢買了好吃的食物,在每次回爺爺奶奶家時,讓爺爺陪著她一起送去村里的福利院、養老院,也總是在家里做咸時和餃子時,裝上一大盆帶給福利院的小朋友和爺爺奶奶們,她會陪小朋友玩耍,會陪老人聊天,幫忙打掃房間,整理衛生。小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她給老人們唱《中華孝道》,她把愛播撒,她的心靈一直流淌著《愛的奉獻》。
這就是陳薇安,一個有愛心、有恒心、有責任心和使命感,堅持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新時代好少年。她時刻記著習總書記對青少年兒童的寄語,爭當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小標兵。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保持對探索的興趣,立志成長為一個有品德、有知識、有作為的新一代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