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祿,男,1966年5月出生。上杭縣官莊中心小學教師。他雖失右臂,卻憑著對教育事業的一腔赤忱與持之以恒的毅力,用左手書譜寫教育華章。2019年獲福建省第二屆“最美教師”,“全國模范教師”。
突遇變故,浴火重生的“左手教書先生”
1983年8月,吳思祿從龍巖師范畢業,被分配到了上杭縣官莊畬族鄉回龍小學任教。帶著對教師職業的無限熱愛和美好憧憬,吳思祿走上了工作崗位。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入職不到一年的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右手。剛剛步入社會就遭遇如此變故,吳思祿痛苦過,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但親人、同事的鼓勵與支持讓他很快振作起來。吳思祿沒有被困難打倒: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用左手寫字!無數個日日夜夜,他的胳膊肘練得又酸又疼……憑著一腔對教育事業的赤忱,經過一年多持之以恒的努力,他重返課堂,又回到了熱愛的教學崗位。
吳思祿并沒有停止腳步,他很快又為自己定了下一個目標:練好毛筆字。1995年9月,在全縣上千名小學教師基本功現場大賽中,吳思祿用左手寫出的毛筆字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吳思祿一手漂亮的左手毛筆字,激發了越來越多學生對書法的熱愛。他指導的學生書法作品多次在市級、縣級比賽中得獎。“手上的老繭,是我這30多年不懈堅持的印記。”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吳思祿又瞄準了新的更高的目標:實現電腦辦公與多媒體教學。在他的勤學苦練下,他不但能熟練運用電腦辦公,而且能靈活、有效地運用多媒體進行課堂教學。2011年,吳思祿擔任的小學語文畢業班學生成績,在全縣質量監控中居農村中小學第一名。他撰寫的論文有10余篇收入國家、市、縣匯編并獲獎。
小城大愛,三尺講臺下孩子們的“知心朋友”
在孩子們心中,吳思祿更像“吳爸爸”。他幫孩子們扶正一筆一劃,伴他們度過春秋冬夏。
他對單親家庭孩子特別上心。他用自己的工資收入資助學生,并發動師生捐錢捐物,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他把目光投向留守兒童,為他們搭建親情溫暖橋梁。他傾情關注后進生,采取結對幫扶等形式,讓學生度過思想難關,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在吳思祿的職業生涯中,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當有人問道“你是如何走進孩子的心”時,吳思祿臉上滿帶笑意……“我與他們一起做游戲呀!”吳思祿說,“我跟孩子們一起玩石子、跳皮筋……玩得多了,他們自然與我成為朋友,會與我說真話,說心里話。”吳思祿每接手一個新班級,通常只需一周時間,就能掌握全班30多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他的秘訣就是除非必要,不守在辦公室。下課后,他會在教室批改作業、備課,這樣他就有很多時間觀察學生,與學生接觸。他常對同事和家長說,“要慢慢來感化學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要與孩子多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他會耐心等待學生接納他,等待學生吐露心聲。“耐心就是他的名片。”
他,平凡,堅守匠心,點滴澆灌夢想;他,不凡,咫尺筆間,寫就小城大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三尺講臺后的艱辛耕耘,為他贏得了更多的喝彩。
(龍巖市委文明辦 吳雅藝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