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蓮芳,女,大學文化,是平潭綜合實驗區人力資源公共服務中心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在工作中,她愛崗敬業,任勞任怨,與同事相處融洽,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為人母,為人子女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常懷一顆關愛之心
作為農村家庭出來的孩子,她深知父母養大孩子的不容易,身為母親,她也從不放松對兒子的教育,她常教育孩子,對長輩要尊敬,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并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在她的影響下,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有好吃好喝的都是先拿給長輩吃。身為子女,雖不能時刻陪伴在老人身邊,但她常常通過電話噓寒問暖,了解長輩的需求,關注他們的身體狀況,逢年過節都抽空回家看望老人,囑咐在家的弟弟照顧好老人,使老人能享受天倫之樂。身為兒媳,她婆婆有嚴重的潔癖,給她的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話多嘮叨是經常的,她就對家人說,和諧家庭來之不易,順著老人,耐心聽,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
2020年對于她來說是一個多災多難的一年,她的父母常年高強度的勞動,落下不少病癥。她因7月17號下班回家騎車不小心摔倒,導致手軟骨骨折在家休病假。禍不單行,7月23號她母親突然生病進重癥病房,血液感染,還好當時及時送進醫院,她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陪護、照顧的責任。福州的夏天真的很熱,她自己手上帶傷,仍然無微不至照顧她的母親,每天反反復復的往返醫院和家里,備菜送飯,陪她母親聊天,做檢查、繳費之類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于照顧得比較好,老人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母親在醫院住了25天,除了上班時間她都在醫院幫忙,她自己可能過于疲勞手沒有恢復得很好,拆石膏的時間比預期延長了半個多月,也從未聽她抱怨過。她對孝的理解是:“母愛無私,我們要像愛自己孩子一樣回報自己父母的養育之恩”。
10月14日她爸爸又因為交通事故住院,她回老家在醫院陪護4天。回單位上班后還是時不時打電話回去問他父親的病情恢復情況,交代飲食注意事項。她常說:“在物質匱乏的農村,她父母一輩子經歷的苦難不可勝數,孝敬老人是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孝順不僅僅要記在心里,更要落實在行動上”。她這樣說,也這樣做著。
她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她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美德,為老人送溫暖,為家庭謀和諧,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美德,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筑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宣傳與影視發展部 施雨晴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