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鶯,女,1970年8月出生,閩侯縣醫(yī)院感染科護士長。她懷著一顆孝順之心、體貼之心和關愛之心,默默承擔著照顧父母、婆婆、親人的重擔。2006年,李曉鶯的弟弟因一起意外事故不幸離世,李曉鶯毅然扛起了照顧弟弟家庭的重任,并如同親骨肉般養(yǎng)育弟弟的兒女。2009年,李曉鶯的父親確診肺癌晚期,李曉鶯又一次義無反顧挑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父親去世后,悲傷過度的母親也因此落了病根,李曉鶯常常探望母親,給母親精神安慰和物質(zhì)支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
長姐如母,她毅然扛起重任
1970年出生的李曉鶯是家中長女,從小就自然而然擔負起家庭的重任。小時候的她,一上完課就上山砍柴挑梁,回家煮飯洗衣,幫助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弟,從未喊過一點苦一點累。工作成家后,她相夫教子有著一個和睦幸福的家庭。對婆婆來說,她勝似親女兒;對丈夫來說她是最得力的賢內(nèi)助;對女兒來說她是以身作則的長輩。而娘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同樣是她最親近的家人。這樣和諧美滿幸福的家庭是令人羨慕的。
可命運偏偏喜歡作弄人,2006年,李曉鶯的弟弟因一起意外事故不幸離世,留下一對嗷嗷待哺的兒女。身為長姐的李曉鶯毅然扛起了照顧弟弟家庭的重任,她一面悉心照顧悲痛欲絕的父母,一面幫助弟弟一家處理后事。此后她一直對待弟弟留下的兒女如同親骨肉,教導他們成長,并在生活中力所能及地資助他們,幫助他們破碎的家擋風遮雨。
身為女兒,她再次扛起重擔
2009年,李曉鶯的父親確診肺癌晚期。這個消息無疑是個晴天霹靂,讓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再受重擊。李曉鶯又一次義無反顧挑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每天,她往返于工作崗位和父親住院的醫(yī)院之間,父親化療時她在,父親手術時她在,父親難忍病痛需要陪護時她還在。她就像一個鐵人一般耐心地陪護照顧父親,舒緩父親身體上的痛苦,給他精神上的慰藉,有時甚至守護到天明。這種愛的堅持源于李曉鶯真誠的孝心,而丈夫的理解和支持也為她增添了十足的動力。
然而十足的孝心也無法抵抗現(xiàn)實的殘酷,父親去世后,悲傷過度的母親也因此落了病根,李曉鶯常常探望母親,給母親精神的安慰和物質(zhì)的支持,讓她感受到女兒無時無刻都在身邊關心著她。
作為兒媳,她如親女兒般體貼入微
婆婆的腿腳因早年做過手術,行走并不是很靈活。2017年,婆婆因膽囊炎做手術住院,李曉鶯總是一下班就趕往婆婆所在的病房,床前床后地照顧,為她擦身、倒便盆、喂飯,總是要婆婆再三催促下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吃飯。在婆婆康復期間,她也是費盡心思為婆婆增添營養(yǎng),每天都做了許多美味的飯菜送到婆婆床頭,就這樣一直照顧到婆婆康復。2020年冬天,婆婆不慎摔倒骨折又做了一次大手術。李曉鶯又一次站在了照顧的第一線,因婆婆不習慣長期住在醫(yī)院中,等老人傷口有了好轉(zhuǎn)后,她便將婆婆接回家,自己便成了婆婆的專職護士。吊水、復健等任務全部壓在了她的肩頭。她從來不抱怨,不喊累,因為對她來說,婆婆就是親媽。在李曉鶯的悉心照顧下,婆婆終于順利康復,能拄著拐杖安穩(wěn)地行走了。
在李曉鶯的努力下,一家人共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如今李曉鶯的女兒已經(jīng)長大工作,在女兒的成長道路上,李曉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給她愛,給她以示范,教會她從小懂得擔負起責任。她的兩位媽媽,在她心中一視同仁地去愛和尊敬,使老人的心中充滿著欣慰。(福州市委文明辦 葉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