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旋,女,1952年2月生,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海濱街道筍浯社區居民,是一名泉州冬泳協會筍江古渡分會的志愿者。2021年9月5日下午6時許,一名男子在泉州市區筍江橋下游泳,卻被水流沖走。69歲的鯉城志愿者吳玉旋立即跳下水及時將男子救起。9月8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以“69歲大媽下水救起200斤男子!吳阿姨,您真棒!”為題,頭條轉發推送了相關報道,閱讀量迅速突破10萬+,點贊3.6萬個。全國各地的網友也紛紛留言,為善良、見義勇為的吳玉旋點贊。
江邊洗衣服 “順手”救男子
2021年9月5日下午6時許,一名男子在泉州市區筍江橋下游泳時,被湍急的水流沖到下游,危急時刻,69歲高齡的吳玉旋跳入水中及時將其救起,這已經是她第四次在江邊救人了。
事發當時,吳玉旋正在江邊洗衣服,突然聽到有人喊“救命!救命!”,她乍一看還以為是有人在開玩笑,不過很快發現他不太對勁。本來想去拿救生圈,但是怕他再漂下去就來不及,所以直接跳下去救人。“靠近男子時,我發現他很胖。”吳玉旋說,她預判自己無法用正常的方式救援,隨即改變計劃,從背后推著男子向岸邊游,推了一段距離終于來到岸邊,岸上群眾合力將男子拉上岸。一上岸男子癱坐在岸邊嘴里一直念叨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獲救男子董先生體重超200斤,河南人,此前在泉州打零工。他說,當天和朋友來到筍江橋下游泳,剛下水不到20分鐘,就從上游被急流沖到舊浮橋橋墩邊撞到大石頭,再沖入水中,在漂流期間多次沉入水里,到古渡口已經快撐不住了?!巴募钡乃鲗⑽覜_出了幾百米,其間還嗆了幾口水。當時我已沒力氣了,便不時朝岸邊呼救,所幸吳阿姨聽到了,第一時間下水救人,將我慢慢推上岸?!倍壬f,要不是吳阿姨及時出手相救,自己可能會溺水身亡。
“碰到了就得拼盡全力去救,那是一條人命啊!我兒子、女兒也不知道我救了人。女兒次日來看我,我也沒說,她后來通過別人知道了這件事,還打電話過來問我?!眳怯裥实匦χf。
微信名“善行” 救人不張揚
這已經不是吳玉旋第一次救人了,早在2016年10月,吳玉旋就與泉州市冬泳協會筍江古渡分會的志愿者們一起救了一名在游泳中發病的泳者;2017年5月,她又救了一名大學退休教師。3年前,又及時勸阻了一名欲輕生的女子。
吳玉旋回憶,她已經忘了第一次救人的時間,當時前后共救起了兩名男孩子。事發后她并沒有聲張,因此幾乎沒什么人知道。“做人就是要做‘善行’,有緣能救人是我的幸福。”原來,她的手機微信名就取名為“善行”。
其實年輕的時候吳玉旋水性不是很好,也沒有時間游泳,她家當時還有一些田要耕種,一天要從早忙到晚。為了培養兩個孩子上大學,她還要兼多份工作,白天踩三輪車拉客,晚上就去做零工,卸貨、倒水泥板,什么重活都干過。“我們自己艱苦一點培養孩子,孩子以后能幸福一生啊!”她秉著這樣的信念,風雨無阻地忙碌,硬朗的身子也是這樣鍛煉起來的。
成為志愿者 守護古渡口
她的家在海濱街道筍浯社區,離江邊不遠。10多年前,她經常到古渡口,看到很多人在那游泳,漸漸也自學成功,并愛上了這項運動。現在孩子長大了,每天晚上七八點的時候都會到江邊游泳,一天差不多游2個小時。后來,她自愿成為了冬泳協會志愿者,“我沒啥文化,但我知道做人要有正氣,要行善事,看到有人落水,要義不容辭!”她自豪地說。吳玉旋認為,加入泉州冬泳協會筍江古渡分會和泉州市紅十字會志愿者是一項榮譽,更是責任。她說她將繼續踐行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