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華,女,1974年1月出生,福建華南女子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健康服務系黨總支書記、心理咨詢師。她常年利用業余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助學和心理輔導等志愿服務。她積極參加福建簡單助學、紅蘋果等公益團體鄉村助學活動。近年來,她在福建省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平臺和福建省婦聯婦女兒童中心開展心理咨詢服務,用愛心、細心、耐心和淵博的專業知識為困境中的青少年疏導心理問題,解決心理困惑。在疫情期間,她因在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工作中表現突出多次受到表揚。曾入選“福州好人榜”。
“志愿服務工作是一份帶著愛和責任的工作,看似平凡簡單,但可以盡己所能幫助需要服務的人,這非常有意義!”正是擁有這樣的信念,陳宏華同志多年來一直堅持參加志愿工作,樂此不疲。
關注貧困生 愛心助學
陳宏華老師關心貧困山區的兒童和青少年,多年來通過福建簡單助學、紅蘋果等公益組織,積極參加鄉村兒童和青少年助學活動。
自2014年開始,她多次隨同公益組織人員到羅源霍口鄉東宅村開展助學活動。霍口鄉是羅源最邊遠的鄉鎮,東宅村則偏之又偏,地處閩侯、古田、羅源三縣交界的深山中,到縣城60多公里,每天僅有一趟班車出入村子,從福州到該村車程要近三個小時。這所羅源唯一的村級東宅小學全校160多名學生,多半是留守兒童。因為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經濟落后等原因,該村的小學多年來一直是公益組織定點幫扶對象。幾年來她多次到村入戶,參與慰問書籍、文具物品發放和到戶家訪工作。她還進校組織開展了高年級讀書會活動,如開展閱讀《城里的蟋蟀》分享會。組織該校中高年級合唱隊排練,開展形式豐富的六一節活動,為孩子們帶來歌聲與歡笑。
通過幾次入校入戶的了解,她和公益團隊其他伙伴們,得以近距離接觸到留守和貧困家庭兒童,了解實際困難和思想狀況。她及時進行鼓勵和幫助,數年來堅持為這些兒童捐助學費和生活費,堅持到他們完成高中學業。
關愛青少年 愛心輔導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陳宏華老師一直關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積極參與相關的公益活動,開展心理講座、心理團體輔導、公益沙龍和讀書會等。
幾年來,她先后到泉州藍溪中學、福州閩清高級中學、福州十六中、福州十中等地,為千余名初高中學生開設“高中女生健康成長”和“中高考壓力應對”心理講座和心理團體輔導,受到當地師生好評。她還為五六十名家長服務,開設讀書會,通過每周共讀心理成長書籍,結合大家實際問題,進行指導和幫助。她在社區開展的公益繪畫心理等親子沙龍和心理輔導,也深受家長和學生喜歡。作為志愿講師,參加“共青團12355進校園”活動,到十九中為初三學生開設“中考壓力調試”的心理講座。她兼任福建省婦聯婦女兒童中心的心理咨詢師,她還利用周末為家長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詢輔導服務。
她認真準備每一次的心理講座和輔導,耐心為青少年學生服務。她利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技能,力求幫助這些家長和學生解決心理困惑,點燃他們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關懷青少年 抗疫援助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嚴重威脅影響人們的身心安全,很多人遭遇嚴重的心理問題。陳宏華老師響應號召,參加了團省委12355青少年防控疫情心理援助志愿服務隊和省總工會抗疫心理援助熱線工作。
她耐心地接聽每一個電話,陪伴求助者,理解共情對方的感受和處境,肯定對方身上的優點和資源,重燃他們面對學習生活的信心。她的一個求助案例在2020年2月14日的“青春福建”微信公眾號“知心姐姐話疫情”的心理熱線案例分析刊出。作為專家團成員,疫情期間她參與“同心抗疫,助高考”行動,錄制勵志動員視頻,為中高考的學子加油助力,刊播在2020年3月1日“青春福建”微信公眾號。同時她還堅持參加福建省總工會抗疫心理援助熱線的公益活動,至今為止她還堅持利用業余時間提供每天在線服務。
疫情以來,陳宏華老師積極參加各項志愿服務,運用她的心理學專業知識和教育工作者責任精神,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在兩個平臺接線服務時間超過800小時,她的志愿精神、高度責任感和專業水平受到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和福建省總工會的積極肯定和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