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30年,用真情關愛貧困留守兒童,激勵他們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鄧麗萍,女,1972年生,高級教師,三明市東新小學副校長。她是孩子眼中的“老師媽媽”、家長的“知心朋友”,從教30余年,她用真心、真情關愛保護貧困、留守兒童,激勵孩子們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曾獲評全國第三屆青少年普法先進個人、福建省名校長后備培養人選、民進福建省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個人、三明市優秀教師、第十一屆梅列區敬業奉獻道德模范。
師愛喚醒責任與擔當
關愛每一個貧困留守兒童,讓每個生命陽光綻放。從教30余年,她犧牲無數個節假日,關愛幫扶貧困留守兒童,組織社會力量,走訪資助貧困家庭百余戶,幫扶轉化特殊學生60余人。她用真心、真情做好貧困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把愛的種子播種在每個孩子心中,用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激勵孩子自信、從容、有尊嚴地成長。
1992年鄧麗萍調入列西小學,該校位于城鄉交界,全校70%以上是偏遠農村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他們的父母基本從事建筑、服務等艱苦行業,家長文化水平低、教育方式不當導致孩子各種問題頻發。2001年2月,她初任德育室主任,在家訪時遇到一位學生因家長生病無錢醫治,含淚返鄉,孩子戀戀不舍離開的情景深深地觸動了她;2003年9月的一天傍晚,下班路上一女生趴在昏暗樹下做作業,了解得知母親生下她一個月后父親病逝,母女相依為命,媽媽做保潔早出晚歸。培伴女生回家后看見狹小的房間,吃喝拉撒在一塊,昏暗的燈光,滿屋的蚊蠅飛舞。一次次深入走訪,她發現因家庭遭受意外造成貧困的學生竟然如此之多,從此暗下決心,將盡已所能幫助困難學生。
堅守感化暖童心
鄧老師從細微小事入手,關愛困難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2013年一學生父親癌癥病逝后不久,母親外出買藥,5歲妹妹從三樓掉落全身多處骨折,在醫院生命垂危,她馬上聯系家人協助籌集一萬元費用,并多方溝通醫院立即搶救。2016年,一五年級男生因腦瘤手術失敗,須轉到北京二次手術,得知一貧如洗的家已無力支付昂貴的醫療費時,鄧老師一邊發動師生愛心捐款,一邊組織同學通過電話視頻鼓勵病危中的學生勇敢與病魔斗爭。2017年9月,術后逐漸康復的男生返校,病后記憶力極其衰弱,語數英成績不足20分,因學習吃力孩子一度產生棄學念頭。為此,鄧老師一次次與其談心,發動同學和老師齊心幫助他克服自卑、樹立信心。
由于學校貧困、留守兒童多,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許多家長忙于生計無瑕顧及子女,使得孩子出現了焦躁、厭學、夜不歸宿等現象。2月的一天下午,家長急切來電,一對兒女和同學已外出幾天未歸,為此她帶著老師在陰雨寒風中尋找至夜晚、有時一人白天黑夜走街串巷、有時先生陪伴著在村中小巷守候反反復復在外游蕩不愿回家的學生……從春節到五月復學,她三天兩頭入戶找學生談思想,指導家長家庭教育,直至五月全體學生平安復學。
用心付出終有收獲,腦瘤康復學生常電話聯系,升入初中后的他成績提高很多,半期考數學143分全班第一名,初三時因成績優異評為“三好生”;疫情期間夜不歸宿的姐弟倆,姐姐在20年6月的畢業考試數學年段14名。升入初中,期中考年段128名,期末考年段116名。
匯聚愛心齊助學
從教30余年,鄧老師犧牲無數節假日,幫扶貧困留守兒童,不僅資助20余名貧困兒童,又多方奔走,聯系愛心人士,齊心協力幫扶困境生;為學困生聯系志愿者、熱心教師輔導學業;為學生消除心理困惑,開辦“我自信 我成長”閱讀分享小組和“做最好的自己”兒童成長小組。先后幫助父親身患尿毒重癥的貧困女生順利完成學業;父親病故,母親收入低微的姐弟學習上進;母親聾啞,外婆年邁的單親女童重拾學習信心……畢業的學生一批又一批,曾經的困境兒童,自強不息的努力,已大學畢業,在她的感召下,加入助學團隊幫扶貧困的學弟學妹。
“人在艱難的時候,只要默默努力,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閃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边@是鄧老師鼓勵貧困、留守兒童們說得最多的話。她用火一般的熱情,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揮灑汗水?;仡欁哌^的路,留下一串深深的足跡,鄧老師就是這樣,時刻用模范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平凡崗位上默默耕耘,教書育人,就像一棵無花果樹,沒有花朵炫耀,卻在愛的路上,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