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警”從警二十載,他始終扎根基層,奮斗在交通管理第一線,服務百姓,疏堵保暢促安全。
黃伏景,男,漢族,福建蕉城人,二級警督,現任寧德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蕉南中隊中隊長。參加工作以來,曾3次榮獲個人三等功,1次榮獲集體一等功,1次榮獲集體三等功,8次榮獲優秀公務員稱號,在直屬大隊七都中隊任團支隊書記時榮獲市級優秀共青團員,2012年被福建省公安廳交警總隊授予“清網行動”先進個人稱號,2016年被蕉城區人民政府授予蕉城區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先進個人稱號。
潛“伏”一線--溫情執法,讓文明出行觀念深入人心
“你會不會知道了?我已經教育過你很多次了,今天怎么還開出來呢?另外你這個年齡了也不能再開這種車了……”黃伏景的手搭上老人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剛剛嘴里還“念念有詞”的老人,一見黃伏景走過來,一下就安靜了,順從地應答著。
這是2020年9月14日晚蕉城交警與交通執法人員聯合夜查人力三輪車時,在南環路執法現場上演的“執法者”與“違法者”互動溫情的一幕。看得出來,黃伏景與老人不僅打過一次交道,老人也很“服”他。
早在3年前黃伏景就與老人認識他。當時在巡邏途中,這名老人騎人力三輪車逆行。經過了解得知,這名老人70多歲了仍是單身一人,3年前從江西來到寧德打工,一直靠騎人力三輪車為生。本著以教育為主的目的,黃伏景對他進行了教育說理。之后,黃伏景經常都會在路上遇到老人,如果有輕微違法行為,他會糾正教育老人,老人也會立馬進行改正;老人要是做得好,黃伏景就會表揚他,老人就顯得很開心。
2017年,從七都調回寧德城區,恰逢寧德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關鍵三年,無論嚴寒酷暑、風吹日曬,黃伏景始終堅守一線,也結交了不少像老人一樣的“朋友”。他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處罰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大家自覺形成遵守交規的意識,做到‘文明出行,從我做起’?!?/p>
在他的努力下,違停、酒駕、無證駕駛、闖紅燈的情況逐步減少,騎乘摩托車、電動車時自覺佩戴安全頭盔的市民越來越多,禮讓斑馬線的理念越發深入人心,轄區交通事故四項指數也年年下降。
“作為當代警察,我們要始終銘記:服務人民是我們的天職,我們是人民的忠誠衛士,我們的一切都來自人民,我們要無愧于身上的警服和帽上的警徽,我們要無愧于人民對我們的期盼?!秉S伏景如是說。
“服”務百姓--難事找他,人人稱道的好“福”警
“不好,有人暈倒了!”2020年8月13日上午,一名背著重重行囊衣衫襤褸的男子,天熱中暑暈倒在市區蕉城南路上。正在執勤的黃伏景見到后,立馬過去將男子扶到路邊陰涼處,給他拿來解暑藥。
“你是哪里人?遇到了什么難事嗎?”待男子緩過神來,黃伏景問到。經過了解得知,該男子為重慶人,住在偏遠山區里,是家里的唯一勞動力。他千里迢迢奔赴寧德,是想來投奔曾經的一名工友。誰知到了之后才發現,原來工友早已離開寧德,去往浙江了。而此時,他身上的盤纏早已用光……
“先吃碗面吧!”黃伏景到附近給該男子買了一碗面,“有什么需要幫忙的你盡管說?!笨粗矍盁狎v騰的面條,該男子的眼眶濕潤了,但沒有提任何要求,只是發自肺腑地重復著:“謝謝警察同志!”
臨走前,黃伏景從衣兜里掏出200元,塞進了男子手里……
“我覺得一座文明的城市,一定是有溫度的?!秉S伏景說道。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服”警,像這樣幫助群眾的事情,在黃伏景的工作中幾乎日日上演,幫助駕駛員將拋錨的汽車推到路邊、攙扶腿腳不便的老人過馬路、幫助迷路的小孩找家長等等不勝枚舉,事情瑣碎細微,但他說“服務群眾無小事,再小的事也要做到位”。
久而久之,他成了人人稱道的好“福警”,幫助群眾,也給群眾帶來了福氣和幸運。
就在去年高考的首日上午,一名家住后崗伯爵酈城的考生,早上從家坐公交到寧德一中對面公交站,正準備轉車去寧德高級中學考點,突然發現準考證及身份證都忘記帶了。
考生的母親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黃伏景見狀,連忙上前了解情況。為了能讓考生及時赴考,立即安排該考生乘坐警車,并安排2輛警摩開道,全程僅用13分鐘護送考生取到證件后趕至考場。
在后期的回訪中,黃伏景了解到,這名考生取得了598分的好成績,已被理想中的大學錄取?!熬焓迨逯x謝你,真的很慶幸那天遇到了你,讓我也沾了你的福氣!”這名考生開心地說。
“其實我只是做了很普通的事情,但老百姓卻給了我這么高的評價,這讓我很感動,也激勵著我更好地服務百姓!”黃伏景說,今后的工作中他還將一如既往地展現交警本色。
眾所周知,交警這個職業很辛苦,但黃伏景表示,即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義無反顧,無怨無悔。他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舍小家為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換來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和交通的平安暢通,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人民警察是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