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不剃頭,正月里剃頭死舅舅。”這首民謠傳唱了數百年,人們都忌諱在正月里剃頭。其實,這首民謠根本不是對人們正月剃頭就會死舅舅的預言,不剪頭是“思舊”,而不是“死舅”。因明清兩朝發(fā)式不同,明末清初,滿清政府命令所有國民必須剪發(fā)。時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發(fā),以表示“思舊”。但又不能公開與清政府對抗,于是就用“思舊”的諧音“死舅”,編唱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民謠。歲月早已朦朧了原來的意思,時至今日,全國仍有很多地方恪守著正月不進理發(fā)店的習俗,這倒給理發(fā)師傅們每年放了一個月的“年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