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外車輛整治。朱延河 攝
文明風11月16日訊(通訊員 黃文水 林文足 鄭素描 陳嫻)同安區第一實驗小學西洋校區跨同安大道天橋建設快速推進,預計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未來將為近千名師生出行提供安全通道。
這是同安區大力推進校園文明交通工程的又一舉措。同安區委文明辦介紹,廈門市公安局同安分局聯合同安區道交辦等單位,做實做深做細做透,推出“一盔一帶(戴頭盔系安全帶)”“人車分離”“錯峰出行”等特色化、精細化做法,構筑起校園交通安全的牢固防線。
硬核宣導
現場登記引導,力促“全員戴帽”
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折射出一座城市的鮮亮底色。校園文明交通需要家校等多方共創共建。
廈門市第二外國語學校有4500多名師生,上學放學高峰期,校門口及周邊井然有序。學生從人行天橋上安全過街,大門口暢通有序。在重要交通點位上,不僅有來自祥平派出所、同安區城市管理局祥平中隊的工作人員,還有學校領導帶隊的12名教師志愿者在崗,確保交通引導到位。
學校保衛科科長朱延河介紹,每天上學放學高峰期,學校派出教師志愿者值班,引導學生及家長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范上下車,一段時間以來,做到了“全員戴帽”。這樣的效果得益于之前推行的“現場登記引導”做法,現在家長和學生自覺佩戴安全頭盔的習慣已養成,安全意識顯著增強。
同安區第二實驗小學是同安區辦學規模最大的小學,在校生超過4600人,過去上學放學高峰期,校門口堵車一小時并不少見,如今這樣的擁堵景象已經絕跡。
“學生走南大門,車輛走西大門,人車分流,各行其道。”學校保衛科科長李躍鵬說,不僅人車分流,學校還持續探索家、校、社“三位一體”的交通安全長效機制。比如,扎實開展交通安全講座,佩戴好安全頭盔等安全出行要點宣導,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交通安全有你有我”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