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輕騎兵進駐同安區祥平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同安區 供圖)
文明風11月18日訊 (張珺 張榮森 余雪燕)新增兩個全國文明村,14個志愿服務實踐品牌獲得省級以上表彰,139個文明實踐站在所有村居實現全覆蓋,1008支志愿服務隊與群眾生活“天天見”……這一連串數字是同安區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交出的扎實答卷。
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第二批試點,近年來,同安區一方面全域推進陣地建設,夯實基層文明實踐基礎,另一方面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創新宣傳服務模式,并通過科技賦能、線上線下互動的形式,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真正融入群眾生活。
便利化
“小平臺撐起大陣地”
圍繞全域推進、就近就便原則,近年來同安區投入2550萬元全面建成1個中心、8個實踐所、139個實踐站三級陣地,將實踐陣地建在群眾身邊,榕樹下辦讀報點、公園里開講古場、廣場內設驛站、社區中辟朗讀亭、高山上建黨校,真正形成網格化、立體化、全覆蓋的文明實踐陣地網,構建起“人人可為、處處可享”15分鐘文明實踐圈。
在祥平街道的廈航高郡小區,新設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綠化養護崗已經滿員,居民林美珠是其中一片綠地管護的“第一責任人”,在她的精心看護下,小區綠草長勢良好,不遠處的一棵桂花樹被招商銀行同安支行黨支部認管……有了實踐崗,小區的綠地、樹木“享受”到VIP看護。
“要讓文明實踐在群眾中扎根,依托的平臺就要具有泥土氣息”,同安區委文明辦負責人介紹,設置各類文明“實踐崗”是同安區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中的一項創新,在建立中心、所、站三級組織架構基礎上,延伸實踐觸手,創設各類實踐崗,實現實踐站和群眾聯系零距離。
平臺搭建起來,資源項目也同步跟上了。如今,遍及基層村居的“宣傳崗”“科技崗”“健身崗”“幫扶崗”“關愛崗”等崗位的志愿者們每天都在和居民打交道,從根本上解決了服務與群眾需求時間“斷檔”、脫節等問題,踢好服務群眾的“臨門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