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鄭素描 攝
文明風11月23日訊(文潔 鄒玒 鄭素描)“愛心廈門”,同安在行動。11月21日下午,2020年海峽兩岸禪文化節暨同安魁星文化助學活動在同安梵天文化廣場舉行,為“愛心廈門”增添色彩。100名同安困難學子受到資助,資助金額共20萬元。
活動伊始,同安閩南文化研究會帶來舞蹈《幸福花開》、歌伴舞《如意吉祥》等民俗文藝節目,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賞。該活動自2016年開始舉辦,已成為一張公益名片。今年是第四年舉辦,以“魁星助學 直播同安”為主題,采取“線上+線下”方式進行。現場,愛心如潮涌動,節目豐富多彩。海內外觀眾通過“云上分享”直播間,不僅看到了現場的活動盛況,還在線了解了魁星歷史文化。
據統計,截止活動結束,接近200萬的在線觀看人次,掀起了共賞“魁星文化”,共議愛心助學的熱潮。
捐資助學學子圓夢
21日下午,晴空萬里。在同安梵天禪寺巍巍魁星閣下,百名同安學子歡聚一堂,共享活動帶來的歡歌載舞。珠光青瓷研習中心、吳招治薄餅店等愛心企業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在現場擺攤設點,為百名品學兼優的困難學子送上助學大禮包。“助學興學”的大愛之心如潮涌動。
據悉,助學大禮包包括同安區慈善會、同安梵天禪寺慈善基金提供的總金額20萬元的助學款,還有產自同安區蓮花鎮的高山茶、愛心罐頭、鹵蛋等食品。
“捐資助學是梵天禪寺慈善基金踐行慈善使命、發揮慈善作用,助力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也是凝聚社會愛心力量,深入開展愛心濟困和愛心扶幼,響應‘愛心廈門’建設的具體行動。”梵天禪寺住持仁慈法師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多愛心人士加入進來,讓社會愛心如潮涌動,也讓更多家庭困難的學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機會,以此來改變自身的命運。
今年是第4年舉辦魁星文化助學活動,累計有400人次的同安困難學子得到資助,金額總計80萬元。
“魁星翰墨”義捐勸學
一邊是載歌載舞的舞臺表演,另一邊則是濃郁墨香的書畫助學現場。仁慈法師、林志良、葉曼林、羅鐘、嚴宗珍、曹原彰、黃文杰、黃亞彬、王玉麟、陳秀英、葉葆重等來自海峽兩岸的11位書法名家,揮毫潑墨,手寫勸學勵志楹聯或福字,為廣大市民送祝福。
早在21日海峽兩岸禪文化節舉辦之前,仁慈法師等11位書法名家早已心潮澎湃。他們紛紛提筆,提前寫好了自己的勸學勵志作品——“知行合一”“開卷有益”“學無止境”等。
魁星翰墨,落筆有情。活動當天,“知行合一”等33幅提前創作并裱褙好的勸學勵志主題書法作品,帶著“魁星助學”的愛心和祝福,注入了書法家們的助學大愛和殷殷期望,均統一捐贈給了同安區各中小學校。
“希望借助書法作品在學校的展示和珍藏,將正能量傳遞給更多學子,不斷激勵同安學子勤學上進。”來自臺灣的書法家曹原彰帶來的作品是“積學儲寶”。他寄希望于孩子們能不斷累積學問,儲備知識,將學識當成寶貝,以后長大了學有所成,服務于社會和人民。
云端對話魁星文化廣流傳
“人人皆可直播帶貨”。活動現場,一場精心籌備的全球直播同步進行。該直播不僅為同安企業“直播帶貨”,還為海內外觀眾奉上了“文化大餐”。
古時,同安縣令洪世俊建文筆塔而后文運大興。而今,同安循著古人足跡,重修魁星閣并舉辦禪文化節,也是希望文運興旺,向社會傳遞更多的愛心和責任,為助力莘莘學子圓夢提供一個平臺。
同安梵天禪寺住持、主持倡修魁星閣的仁慈法師與同安文史專家、被譽為“同安文化符號”的顏立水老師通過“云端對話”,暢聊關于魁星閣的故事——魁星閣有哪些歷史淵源、同安人有哪些拜魁星的民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