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如一日的堅守崗位,盡職盡責為每一位病患治療疾病,給每一位病患帶來了足夠的踏實感、安全感。
曾進德,男,1944年6月生,德化縣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從醫五十余載,曾進德救治過的病患不勝枚舉。他將一顆心都交給了患者,寒來暑往。2016-2019年期間,據不完全統計,下鄉義診30場次,門診量52580人次。他用自己的行動力,埋頭苦干救死扶傷,守護著千千萬萬的病患。曾獲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榮譽稱號、泉州市先進科技工作者、泉州市精神文明先進工作者、泉州市衛生系統雙十佳先進個人、泉州市優秀市民、福建省老年教育先進工作者、泉州市老科協先進工作者、德化縣勞動模范等稱號。
挑器材徒步數小時 半夜搶救難產孕婦
1975年4月30日,那是他在楊梅衛生院任職的最后一天,他和同為醫生的愛人打包好行裝,準備第二天一早去美湖衛生院任職。當晚11點左右,天下著大雨,突然接到一名難產孕婦家人的求助。當時楊梅到葛坑還沒有通公路,產婦家在葛坑與楊梅交界的水門村,到葛坑衛生院來回得4個小時,而楊梅衛生院在白葉村,相對來說會更近一些。
雖然已完成工作交接,但救人如救火,曾進德了解清楚產婦的情況后,立即從楊梅衛生院把已打包好的醫療工具重新整理出來后,與愛人一同挑著器材,急忙趕往產婦家,經過幾小時的努力,到次日凌晨3點,搶救才結束。“很驚險,孩子出生時全身是黑的,幸好最終母子平安。”曾進德說,他和愛人一夜沒睡,天亮后喝點米粥就趕往美湖衛生院赴任。
一心搶救昏迷患者 不忘初心堅持義診
2017年8月,來自大田的小伙子林鵬程在家人陪同下來到德化縣中醫院,將一面錦旗送給30多年前把他從死亡邊緣拉回來的曾進德,原來30多年前的一天,年僅兩歲的林鵬程重度昏迷被送到德化美湖衛生院。時任院長的曾進德初步判斷林鵬程得了中毒性痢疾,且已高熱昏迷嘔吐,引發腦水腫,危在旦夕。“如果轉院,估計就不行了,我和愛人商量后,決定一搏。”曾進德說,當時他對癥下藥,愛人徹夜看守照顧、精心護理。兩三天后,林鵬程蘇醒了過來,經過10天的救治,徹底轉危為安。
如今已77歲高齡的曾老,盡管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卻沒有解甲歸田,仍堅持著治病救人這一工作,依然奮斗在最前線。更難能可貴的是退休后到現在依然熱衷于公益,以實際行動回饋奉獻社會。如今德化小縣城大城關政策,使得更多的年輕人到縣城工作,而偏遠鄉村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醫療資源相對較差,曾老始終心系老人們的健康,總是說“我們得多下去鄉村走走,為留守的老人們提供更多醫療便利”,他也以實際行動帶領義診隊,每月堅持到各鄉鎮村落開展義診、健康咨詢活動,并為群眾診病送藥,贏得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精勤不倦醫術精湛 熱心培養傳承人
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50余載的曾進德,對腎臟內科病的診治及復發治療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有較高的造詣,對于一些少見疑難雜癥有獨到的診治思路。先后發表醫學論文30余篇,境內外交流10多篇。他主編的《中醫老年保健》一書,被推薦為老年大學中醫保健課教材沿用至今。
他依托德化縣中醫院成立“曾進德全國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免費培養10名中醫藥繼承人,指定幫扶鄉村醫師1名。定期開展授課,教授中醫學經典,將所學的醫學知識和從醫的多年經驗傳授給后人,不辭辛苦,把中醫的理念和經驗傳承下去。
疫情期間,中醫院領導擔心他的身體,減少其坐診時間,但他依舊默默堅守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