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為孩子們送去成長的能量。劉永伙攝
重陽節,志愿者帶領孩子們為村里的老人送溫暖。劉永伙 攝
文明風11月9日訊(通訊員 黃文水 鄭素描 林文足)在廈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不僅有撲鼻的茶香,還有沁人的書香。8日,高山上的親子趣味運動會在白交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行,為高山上的35名孩子帶去溫馨的家庭親子體驗。這是同心慈善會“高山上的閱讀”項目舉辦的第57場主題活動。
同安區委文明辦介紹,近日,“高山上的閱讀”志愿服務項目開展滿兩周年,旨在推動教育、志愿者等各類資源與邊遠鄉村對接,幫助高山孩子更好地成長。在2020年9月第三屆“海峽公益慈善項目大賽”中,該項目獲二等獎。
持之以恒
兩年多的堅持,高山孩子成長看得見
讓每一位高山上的孩子都享有多元化、高質量的教育資源。這是“高山上的閱讀”項目的初衷,在同安區委文明辦指導下,同心慈善會持續探索。本周日的親子活動,不僅高山上的孩子很期待,參與其中的志愿者也格外激動,“來了!兩年過去了,這位家長第一次來參加。”“高山上的閱讀”項目負責人劉永伙言語中激動不已,他看到報名名單時心頭一震,其中有四五個家長第一次出現在孩子的活動中,留守山上的孩子,渴望家長的成長陪伴。
“高山上的閱讀”項目從2018年10月至今,持續舉辦愛國主義教育、安全教育、傳統文化、心理課程、編程機器人、圍棋、繪畫等主題活動。志愿者的陪伴閱讀,還有冬夏令營拓展方式,逐步改變著高山孩子的成長歷程。
8歲的高恒煒家在軍營村,平時由奶奶照看,他很調皮,脾氣也倔,在志愿者眼中,這個孩子渴望關愛,常用特別行為吸引別人關注。“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耐心又有方法的培養,能讓種子生根發芽。”在志愿者陪伴下,高恒煒能靜下心來看拼音繪本,還會主動向志愿者說謝謝。從一年級至今,小同(化名)也從一個內向的孩子,變得落落大方,還當起了“高山上的閱讀”項目的志愿者。
劉永伙介紹,兩年來,開展的56場公益活動中,主要以志愿者陪伴閱讀模式開展,組織孩子晨讀、拓展訓練、徒步遠足、露營篝火晚會等,公益講師105人次,志愿者481人次,服務孩子達1279人次,服務時數達6774小時,往返行車公里數7255公里。
開枝散葉
“高山上的閱讀”輻射帶動更多鄉村
高山上的閱讀,改變的不只是留守的孩子。通過該項目,同心慈善會整合了社會各界資源,召集了集美大學、誠毅學院、興才學院、東海學院、同安一中學校近100名青年學生志愿者,帶動了6位高山警務服務中心的警察志愿者和35名公益講師,導入了8家愛心單位,組建的志愿服務隊,堅持每周末上高山開展不同特色的閱讀興趣活動。
興才學院的大一學生謝柏炟從2019年加入該項目志愿者的行列,為孩子傾注了愛心,每次活動當天,他要五點多從學校出發,轉三趟公交車歷經3個來小時才能抵達高山,盡管辛苦卻樂此不疲,他還經常拍視頻帶回學校社團,傳播公益理念,帶動不少志愿者,陳秋鈺就是其中之一,山高路遠,哪怕是上山也吐下山也吐,“能陪伴孩子成長,被需要的感覺很幸福。”
劉永伙說,受益的孩子不斷成長,志愿者也從中領悟成長的幸福。“高山上閱讀”項目正在開枝散葉,從蓮花鎮白交祠教學點與軍營教學點出發,輻射到同安蓮花鎮小坪村和汀溪鎮五峰村,持續開展“高山上的閱讀”關愛鄉村困境(留守)兒童服務活動,目前,在蓮花鎮小坪村的首場活動也將在本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