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全景圖 省委文明辦供圖
“立正、稍息、齊步--走!”金秋十月,丹桂飄香的日子里,莆田二中正在舉行國防教育拓展營活動,一排排列隊整齊的同學邁著矯健的步伐,英姿颯爽!活動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二中!”活動中,他們揮汗如雨,散發著青春的氣息與蓬勃的朝氣,手握胸前?;照媲楸戆祝憦卦葡?。
“?;請D案的原型是莆田哲理鐘樓,”說起哲理鐘樓,
莆田二中黨委書記、校長曾加華就顯得特別深情、凝重,“二中是百年名校,人文歷史底蘊積淀深厚。翻開校史,學校在辦學早期就根植了紅色基因。1926年,校友陳國柱在哲理鐘樓建立莆田第一個黨組織,使之成為點燃莆田以至整個閩中
地區的革命火種。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是校史長卷中的厚重篇章,其熾熱的家國情懷及熱血擔當精神是激勵后人的紅色基因,是滋養后學的寶貴精神乳汁,形成了鐵肩擔道義、熱血鑄春秋的革命傳統。二中人根植于這片紅色的熱土,鑄就了今日二中誠信、勤奮、嚴謹、進取的精神內核,在文明校園創建的大道上行穩致遠?!?/p>
校園景觀融入校史 唱響紅色主旋律
百年老校,秋色無邊,訴說時光靜好!二中校內有一條校史文化長廊,那一尊尊為國家為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石像,震撼人心。它不僅成為歷屆校友的記憶,而且還凝練成一種鐘樓精神,無論二中學子走向何方,都恒久地烙在學生心中。
校園景觀作為一種特殊的景觀類型,是詮釋校園精神、記載校園發展、彰顯校園理念的重要途徑。二中人秉承“用百年紅色精神涵養學生”的理念,對校園景觀進行了重建與調整:讓學生對今天的幸福生活、對腳下這塊土地有歷史維度的認知,了解先輩不畏艱難、矢志追求理想的奮斗歷史。復建“哲理鐘樓”,進行紅色校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弘揚紅色傳統、延續紅色基因;修繕辦公樓外觀,鋪貼墻磚,懸掛校史圖片、體育特色照片等,弘揚先輩奮斗之風;美化教學樓走廊、墻壁的布置,一幀幀醒目的優秀教師和學生作品、一篇篇精心挑選的論文和佳作都融入文明校園的建設中,營造了和諧人文氛圍。
莆田二中的校園景觀建設根植于厚重歷史,根植于紅色文化,又能突破創新,激起師生一種奮發向上的自尊自愛的意識,引發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唱響紅色主旋律。
思政融合紅色基因 引領核心價值觀
“讓我們一起回顧校友先烈們的英勇事跡,一起回顧那場敵我力量異常懸殊的戰斗……請同學們銘記歷史,從自身做起,鍛造品德,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貢獻力量?!痹诙泄ぷ髁?0多年已退休的老書記涂雨每當在映雪樓前的校史宣講,總會心生感動。現場聆聽的每個同學也深受感染?!澳感2粌H教會我養成良好的習慣,還培養了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特別是堅定了信仰和抱負,篤定了為國為家的情懷與格局?!?020屆考取了清華大學的蔡晨曦如是說。
文明校園創建要堅持立德樹人,以思政課程為核心的課程建設是根本。近年來,莆田二中始終把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放在首位,不斷深化思政課改革。內容上把黨的歷史和紅色校史作為學校思政課的重要內容,推動思政課的教材內容體系由知識體系向信仰體系轉化;形式上結合高中新課程方案,設立紅色文化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創新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切實做到讓“紅色”成為學生的精神底色。走訪位于老城區的哲理鐘樓、西天尾的陳國柱烈士故居等遺址,開展紅色文化知識競賽、交流會、演講比賽,已經成為師生的“思政必修課”,激勵學生愛校、共建校園文明,樹立遠大理想。
也是思政教師的黨委書記、校長曾加華說:“這正是二中摘得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的精神基礎和文化積淀所在:以百年校史中的紅色基因占領思政高地,把價值塑造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春風化雨式、潤物無聲的熏陶中勇于擔當、奉獻價值、傳承文化。”
開拓建好活動陣地 培育文化心磁場
特色鮮明的學校文化是學校賴以生存發展的根基和血脈,也是學校的文化自覺與自信。學校副書記許家豪體會說,“在學生的人格構架中,最重要的是人格擔當,學校一直希望學生從母校帶走的財富中,最核心的是家國情懷與擔當精神。”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學習國家及校史中先烈的愛國、報國與擔當精神為核心,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養成教育、法紀教育、健康教育等四大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校園讀書節、藝術節、科技節、體育節等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系列德育活動,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培育文化心磁場。如今,以傳承與弘揚紅色精神為主線的校園文化建設根植于師生心中,文明風尚蔚然成風。
今年的春節不平凡,在“最美逆行者”抗疫中,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葉秋萍醫生就是學校2009屆高三(1)班的優秀畢業生,她在校經常參加愛心志愿活動,工作后更是一名盡忠職守的好醫生。大疫當前,她主動請戰,用行動詮釋著醫者仁心與家國擔當;同為“最美逆行者”的校友還有2010屆高三(11)班的許秋萍護士,2013屆高三(3)班蔡藍藍醫生,她們把初心寫在二中的光榮史上。不僅如此,各地校友會、廣大校友和全校師生也發揚大愛大義精神,紛紛捐資捐物,總價高達35萬元,大力緩解復學的物資匱乏。
這就是莆田二中積淀豐厚的文化心磁場,家國擔當的紅色基因已貫注于校內外的學子心靈,催生一種不斷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將以榮獲”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為契機,以紅色校史為根基,創新方法,繼續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朝著創建省級示范高中的方向踏實前進,努力培養新時代優秀人才!”莆田二中黨委書記、校長曾加華對未來滿懷信心。
漫步于文化長廊,沉思于厚重精深的校史,聆聽著朗朗讀書聲,深切感受著二中縱橫百年的紅色文化與宏大精神氣象,宛如品味百年醇香老酒,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