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輕騎兵進駐同安區祥平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樹品牌
每一項志愿服務
都是一面旗幟
“各位鄰居,大家下午好。先鋒之聲廣播站又和您見面了,我們是西池社區的志愿者……”近段時間以來,每周三至周五的傍晚時分,西池社區尚美花城小區先鋒之聲廣播站內,都有一群充滿愛心的志愿者,通過小廣播講述身邊的文明故事。
“先鋒之聲”社區廣播站是西池社區眾多志愿服務中的一項,該項目針對社區“三高三低”問題(外來人口比例高、封閉小區比例高、矛盾糾紛發生率高;居民互動率低、公共資源配置低、參與社區事務意識低),以社區志愿服務為切入點,讓鄰里關系熱絡起來。
走出社區,志愿服務的氛圍更加濃厚?!爸v古仙”志愿服務隊在雙溪講古場,用口述歷史的方式,聚焦同安歷史、民俗、方言、典故,講好同安故事。文藝輕騎兵志愿者中,音樂、舞蹈等小分隊采用不定時街頭快閃的方式進行表演,詩歌、南音和其他小分隊則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依托,開展定期公益教學、讀書會等活動。
群眾的需求,靠誰來滿足?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試點進程中,同安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志愿服務,而且是品牌化的志愿服務。在同安區,每五六名市民中就有一位注冊志愿者。今年疫情防控期間,“920就愛您”志愿服務聯盟的村居志愿者成為值守一線的中堅力量,文藝志愿者們創作了1000多篇抗疫文藝作品,教師志愿者們則義務開展了1000多場線上課程教學輔導。
全區各地廣泛發動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以及“五老”人員、公益人士等隊伍資源,形成了不少文明實踐的志愿服務品牌,每一項志愿服務就是一面旗幟。
關于品牌的培育還在持續。如今,同安區正依托“920就愛您”志愿服務聯盟深入鄉村開展“志愿服務超市+星火工程”培育活動,以“種志愿、種理念、種隊伍”的培育模式,推動一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多支志愿服務隊伍共建對接,使志愿服務像毛細血管一樣貫穿基層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方方面面。寓意志愿服務品牌有燎原之勢的“星火工程”也逐漸取得成效,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全區新增203支村級志愿服務隊伍。
與此同時,同安區的志愿服務品牌越來越響亮,“書香郵差”“高山悅讀”“暖心宅急送”“助學圓夢”等一批志愿服務項目在全省獲獎。
同安區委文明辦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隨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不斷深入,同安區志愿者人數日益增長,全區有1000多支志愿服務隊,在“志愿廈門”正式注冊的志愿者共有5.4萬余人。志愿者成為推動垃圾分類、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等從“政府事”變成“全民事”的關鍵力量。
全覆蓋
文明實踐離群眾
再近一點更近一點
10月11日上午9時,雪樵公園秋高氣爽,市民志愿者一邊健步行,一邊清理散落的零星垃圾。社區在這里設立了文明實踐崗,就近服務市民、游客,志愿者的主力是社區居民、黨員和基層人大代表。
在廈航高郡小區,新設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綠化養護崗已經滿員,居民林美珠是其中一片綠地管護的“第一責任人”。在她的精心看護下,小區綠草長勢良好,沒有受到破壞,不遠處的一棵桂花樹被招商銀行同安支行黨支部認管……有了文明實踐崗,綠地、樹木養護更加到位。
“讓文明實踐離群眾再近一點,更近一點!”同安區委文明辦負責人介紹,文明實踐崗是同安區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中的一項創新,當地在建立中心、所、站三級組織架構的基礎上,延伸實踐觸角,創設文明實踐崗,打通和群眾聯系的“最后一百米”。
如今,遍及基層村居的“宣傳崗”“科技崗”“健身崗”“幫扶崗”“關愛崗”等崗位的志愿者們每天都在和居民打交道,這些崗位也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找人難、辦事難,服務與群眾需求時間“斷檔”、脫節等問題,精準服務受到群眾好評。
從列入第二批試點,到陣地全區全覆蓋,同安區用八九個月的時間建立起以區、鎮(街)、村(社區)為單元的“中心-所-站-崗”四級聯動平臺,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全區建成1個中心、8個所、138個站,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
結合“愛心廈門,同安在行動”,同安區還大力推動愛心屋建設,在全市率先實現城鄉全覆蓋,讓愛心廈門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緊密結合,全力推動解決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難題。
基層的文明實踐站點并非“一設了之”,為了更貼近群眾,同安區根據時下熱點和群眾需求,不定期調整服務內容。從民法典的基層宣講,到家庭科學理財;從網絡詐騙防范,到文筆塔下的朗讀,同安區緊緊圍繞志愿服務、愛心廈門、理論宣講等關鍵環節,推動文明實踐在基層思想宣傳有維度、志愿服務有熱度、社會治理有溫度,全面提升群眾的參與度、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