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溪頭村村民小陳在修剪門口的綠植。夏海濱攝
下溪頭村,村民和施工隊一起規劃停車位。夏海濱攝
文明風10月21日訊(通訊員 鄭素描)文明城市,人人參與。文明成果,人人共享。一段時間來,廈門市同安區的農村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村莊越來越文明、村民素養越來越高、村民幸福感越來越強。
村民盛贊村莊巨變
積極參與文明創建
“我已經80多歲啦,感覺現在的生活很舒適,很幸福。到處非常干凈,村子比以前漂亮多了,家門口就是公園,一個月還可以看一次露天電影,覺得很開心。”田洋村老人葉美華說。
葉美華每天都會拿著掃把,把房前屋后打掃一遍,“家,不只是自己住的房子,整個村子都是我們的家。”現在的田洋村,村道干凈,村莊繁榮,村民滿意度高。
“下午5點,到公園來游玩遛娃,是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古莊村外來人員周女士說,沒想到農村也能有這么美的公園,很不錯。
古莊村進村不遠的小公園,環境干凈,綠植蔥郁,設施齊全,已是村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現在的古莊村,不僅環境整潔,還秩序井然,如城北六號路,道路兩側近來新增了不少停車位,車輛全部有序順向停放。
頂溪頭村村民小陳的家在村路邊上,他正拿著一把大剪刀在修剪門口的綠植。“我的家門口我來管。只要大家都把自己的家門口管好了,那村莊自然就更美麗了。”
頂溪頭村關于文明風尚的公益廣告入村就可看見,村民參與意識越來越強,主動參與房前屋后衛生整治,自覺退養家禽,車輛順向停車,村莊文明氛圍日益濃厚。
廢材堆將成小公園
文明成功人人共享
近日,康潯村組織清掉村部門口大榕樹下堆放了20多年的廢材,并計劃依托大榕樹,建設村莊小公園,從硬件著手,改善提升村容村貌。
而在下溪頭村,沿著村主干道走一圈,道路兩側新劃上的黃色交通標志線格外醒目。這是下溪頭村結合村莊車多路窄村情推出的一項舉措。為解決停車難問題,下溪頭村還平整了村里的一塊空地,讓村民停車。
東宅村,一戶村民家門口小山一樣的亂堆積清理掉了,霉味沒了,道路通了,周邊村民豎起了大拇指。而且,從國道324路口進村,一百多米長的進村路左側,白色線畫的停車位,20多部汽車全部順向停車,看著整齊規整的停車,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公廁味道如何,云端告訴你?近日,卿樸村啟用2座智能公廁,一旦氨氣、硫化氫超標,村部的物聯網業務平臺或者管理人員的手機APP就會報警,保潔人員立馬就能到位。
卿樸村的文明程度。村民的評價最到位。“以前吃完飯,哪里都去不了,蚊蟲多,到處黑乎乎。現在衛生整潔,蚊蟲沒了,活動場所多了。飯后,村民都出來活動了。”60多歲的村民呂慶文談了自己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