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會現場。同安區委文明辦供圖
文明風10月9日訊(張珺 余雪燕 張榮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何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基層更有生命力?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第二批試點,同安區走出一條“云上搭臺、線下服務”的新路子。
近年來,同安區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區書院、農村文化禮堂等陣地,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另一方面在全市率先上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通過“理論宣講、社會宣傳、鄉風文明”等七大平臺構筑起服務群眾的精神家園。
同安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線上點單、社區接單、志愿服務等形式,同安將“中心-所-站-崗”四級平臺在云上互聯對接,不僅讓文明實踐更有針對性,還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如今,“三級分類典型建設”的特色設計、“銀城文明引力波”的品牌效應、“高山議理堂”的人文情懷……一個個鮮活的、可借鑒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同安經驗,溫暖了一座城。
科技賦能
線上點單提升文明實踐參與度
日前,一堂生動的心肺復蘇急救培訓課在濱海社區開展。同安區紅十字會的講師黃慶春用講解和現場演示的方式,向社區居民傳授日常急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這堂培訓課是應社區居民的要求,由群眾在同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上點單,而后才組織進行的。
“群眾有什么需求,新時代文明實踐就提供相應的服務。”同安區委文明辦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服務方式,破解了以往“服務”與“需求”兩張皮的問題,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開展得更貼近群眾、更有成效。
采用網購評分機制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智慧云平臺如今已經在同安區全面鋪開,除了固定的七大服務平臺外,當地還在推動實踐地圖,信息發布,百姓點單、制單、派單,微心愿,活動招募,志愿者回饋機制,積分商城,學習中心,大數據分析系統等功能開發。
如今,從基層理論宣講到家門口的道路修繕,從群眾志愿服務到傳統文化節日活動的開展,群眾都可以通過線上點單報名參與,同安區已經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觸角伸展到百姓的日常生活。
當地還整合區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超星免費書庫,及全區陣地、課程、志愿者等各種資源的樞紐平臺,創設“微心愿”“志愿發布”,形成開放式、多功能、專業化、精準化、便捷化的服務平臺,讓科技助力服務“走準”。